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3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类胡萝卜素的顺反异构 | 第10-14页 |
1.2.1 类胡萝卜素顺反异构的基本原理和结果 | 第11-12页 |
1.2.2 类胡萝卜素顺反异构体分析 | 第12-13页 |
1.2.3 功能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的类胡萝卜素顺式异构体 | 第13-14页 |
1.3 岩藻黄素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3.1 岩藻黄素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 第14-15页 |
1.3.2 褐藻中岩藻黄素含量 | 第15-16页 |
1.3.3 岩藻黄素的提取方法 | 第16-18页 |
1.4 岩藻黄素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第18-26页 |
1.4.1 抗氧化活性 | 第18-20页 |
1.4.2 减肥活性 | 第20-21页 |
1.4.3 抗糖尿病活性 | 第21-22页 |
1.4.4 抗血管生成作用 | 第22页 |
1.4.5 抗肿瘤活性 | 第22页 |
1.4.6 抗炎活性 | 第22-23页 |
1.4.7 岩藻黄素的潜在健康保护作用 | 第23-24页 |
1.4.8 岩藻黄素的生物安全性与生物利用度 | 第24-26页 |
1.5 岩藻黄素抗肿瘤机制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1.5.1 岩藻黄素诱导肿瘤细胞细胞周期阻滞 | 第27-28页 |
1.5.2 岩藻黄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第28页 |
1.5.3 岩藻黄素在小鼠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 | 第28-29页 |
1.6 抗乳腺癌天然产物研究现状 | 第29-32页 |
1.6.1 传统的治疗方法及其缺点 | 第30页 |
1.6.2 植物源化合物对癌症治疗的作用 | 第30-32页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2-3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4-40页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34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4-40页 |
2.2.1 海带色素提取 | 第34-35页 |
2.2.2 岩藻黄素树脂吸附 | 第35-36页 |
2.2.3 岩藻黄素及其异构体分离纯化 | 第36-37页 |
2.2.4 岩藻黄素异构体结构表征及鉴定 | 第37页 |
2.2.5 岩藻黄素异构体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37-38页 |
2.2.6 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38-39页 |
2.2.7 显著性分析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40-54页 |
3.1岩藻黄素树脂吸附实验 | 第40-43页 |
3.1.1 大孔树脂的选择 | 第40-41页 |
3.1.2 岩藻黄素静态吸附曲线与乙醇解吸附能力考察 | 第41-42页 |
3.1.3 大孔树脂对岩藻黄素的动态吸附与解吸附 | 第42-43页 |
3.2 岩藻黄素及其异构体分离纯化 | 第43-46页 |
3.3 岩藻黄素异构体结构表征及鉴定 | 第46-48页 |
3.4 岩藻黄素粗提物及异构体抗肿瘤活性 | 第48-50页 |
3.5 抗氧化活性 | 第50-54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