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阶矩量法区域分解方法的机载天线一体化优化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工作安排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矩量法及区域分解方法 | 第21-41页 | 
| 2.1 引言 | 第21页 | 
| 2.2 矩量法基本原理 | 第21-28页 | 
| 2.2.1 RWG基函数 | 第23-26页 | 
| 2.2.2 高阶基函数 | 第26-28页 | 
| 2.3 核外高阶矩量法 | 第28-30页 | 
| 2.4 基于高阶矩量法的区域分解算法 | 第30-33页 | 
| 2.5 数值算例 | 第33-39页 | 
| 2.5.1 并行核外高阶矩量法算例 | 第33-36页 | 
| 2.5.2 高阶矩量法区域分解算例 | 第36-39页 | 
| 2.6 小结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41-51页 | 
| 3.1 引言 | 第41页 | 
| 3.2 粒子群优化算法原理 | 第41-44页 | 
| 3.2.1 基础粒子群算法 | 第42-43页 | 
| 3.2.2 标准粒子群算法 | 第43-44页 | 
| 3.3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改进 | 第44-48页 | 
| 3.3.1 算法参数的设置 | 第44-46页 | 
| 3.3.2 自适应权重 | 第46-47页 | 
| 3.3.3 种群变异因子 | 第47-48页 | 
| 3.4 目标函数设定 | 第48-49页 | 
| 3.5 数值算例 | 第49-50页 | 
| 3.6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四章 机载天线的一体化优化 | 第51-75页 | 
| 4.1 引言 | 第51-52页 | 
| 4.2 八木天线设计与优化 | 第52-59页 | 
| 4.2.1 八木-宇田天线设计 | 第52-54页 | 
| 4.2.2 天线优化 | 第54-59页 | 
| 4.3 八木天线阵列设计与优化 | 第59-66页 | 
| 4.3.1 等幅馈电天线阵列优化 | 第59-63页 | 
| 4.3.2 泰勒综合馈电天线阵列优化 | 第63-66页 | 
| 4.4 机载八木天线阵列一体化优化 | 第66-74页 | 
| 4.4.1 等幅馈电机载天线优化 | 第67-71页 | 
| 4.4.2 泰勒综合馈电机载天线优化 | 第71-74页 | 
| 4.5 小结 | 第74-75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 5.1 全文总结 | 第75-76页 | 
| 5.2 研究展望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81页 | 
| 作者简介 | 第8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