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绩效考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绩效考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3-16页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2章 理论综述 | 第18-28页 |
2.1 绩效和绩效考评的含义 | 第18-19页 |
2.1.1 绩效的含义 | 第18页 |
2.1.2 绩效考评 | 第18-19页 |
2.2 绩效考评方法 | 第19-23页 |
2.2.1 关键事件法 | 第19页 |
2.2.2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 | 第19页 |
2.2.3 关键绩效指标法 | 第19-21页 |
2.2.4 360度绩效考核法 | 第21-22页 |
2.2.5 目标管理法 | 第22-23页 |
2.3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 第23-25页 |
2.3.1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23-24页 |
2.3.2 绩效考评指标的确定原则 | 第24页 |
2.3.3 绩效考评指标的确定 | 第24-25页 |
2.4 层次分析法 | 第25-26页 |
2.5 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26-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峰峰矿区供电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现状 | 第28-40页 |
3.1 峰峰矿区供电公司基本情况 | 第28-31页 |
3.1.1 公司概况 | 第28页 |
3.1.2 公司组织结构 | 第28-29页 |
3.1.3 公司员工结构 | 第29-31页 |
3.2 峰峰矿区供电公司绩效考评现状 | 第31-32页 |
3.3 考评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2-39页 |
3.3.1 考评现状调查 | 第32-37页 |
3.3.2 考评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峰峰矿区供电公司绩效考评体系的构建 | 第40-86页 |
4.1 考评目的与原则 | 第40-43页 |
4.1.1 考评目的 | 第40-41页 |
4.1.2 考评原则 | 第41-42页 |
4.1.3 考评方案设计思路 | 第42-43页 |
4.2 考评对象与主体 | 第43-45页 |
4.2.1 考评对象确定 | 第43-44页 |
4.2.2 考评主体确定 | 第44-45页 |
4.3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 | 第45-75页 |
4.3.1 绩效考评指标设计 | 第46页 |
4.3.2 峰峰矿区供电公司员工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结果 | 第46-62页 |
4.3.2.1 经营类员工 | 第47-53页 |
4.3.2.2 管理类员工 | 第53-57页 |
4.3.2.3 技术类员工 | 第57-59页 |
4.3.2.4 技能类员工 | 第59-62页 |
4.3.3 绩效考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62-71页 |
4.3.4 绩效评价方法 | 第71-75页 |
4.4 峰峰矿区供电公司绩效考评实施的工作流程 | 第75-83页 |
4.4.1 制定绩效计划 | 第75-76页 |
4.4.2 实施绩效考评 | 第76-77页 |
4.4.3 绩效考评结果反馈与面谈 | 第77-80页 |
4.4.4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 第80-83页 |
4.5 新考评方案与原考评方案的比较 | 第8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3-86页 |
第5章 峰峰矿区供电公司绩效考评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86-89页 |
5.1 做好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各类员工绩效管理意识 | 第86页 |
5.2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 第86-87页 |
5.3 制定各部门职务说明书,明确岗位职责 | 第87页 |
5.4 建立沟通机制,提高员工对绩效考评工作的参与度 | 第87-88页 |
5.5 营造绩效文化氛围,加强高绩效企业文化建设 | 第88-89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附录 峰峰矿区供电公司绩效考评调查表 | 第94-96页 |
作者简介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