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一) 重视灾害教育是时代所趋 | 第11页 |
(二) 我国民众防灾减灾意识淡薄 | 第11-12页 |
(三) 开展灾害教育是地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二) 问卷调查法 | 第16页 |
(三) 数据分析法 | 第16-17页 |
第三章 研究综述 | 第17-25页 |
一、灾害教育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一) 灾害学理论 | 第18页 |
(二) 地理教学理论 | 第18页 |
(三) 教育心理学理论 | 第18-19页 |
(四) 卢梭的生存教育思想 | 第19页 |
三、国内外灾害教育的研究现状 | 第19-25页 |
(一) 国外灾害教育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二) 国内灾害教育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三) 小结 | 第22-25页 |
第四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的调查分析 | 第25-33页 |
一、问卷调查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25页 |
(一) 问卷的编制 | 第25页 |
(二) 选择调查对象 | 第25页 |
(三)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25页 |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5-28页 |
(一) 高中生地理灾害知识欠缺 | 第26页 |
(二) 课堂是学生获取灾害知识的主要场所 | 第26-27页 |
(三) 学生防灾减灾技能欠缺 | 第27-28页 |
三、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一) 教师对灾害知识的讲授不够重视 | 第28页 |
(二) 教材内容不够完善 | 第28-29页 |
(三) 教师对学生进行灾害教育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 | 第29-30页 |
四、小结 | 第30-33页 |
(一) 高中生灾害知识和防灾减灾技能欠缺 | 第30页 |
(二) 高中地理教材中灾害教育内容有待改进 | 第30-31页 |
(三) 高中地理灾害教育教学方式单一 | 第31页 |
(四) 高中地理教师防灾减灾素养不强 | 第31-33页 |
第五章 优化高中地理灾害教育的策略和设计案例 | 第33-43页 |
一、优化高中地理灾害教育的策略 | 第33-38页 |
(一) 运用社会—教师—学生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进行灾害教育 | 第33-34页 |
(二) 编写较为完整的灾害教育教材 | 第34-35页 |
(三) 提高教师的防灾减灾素养 | 第35-37页 |
(四) 提高学生掌握灾害教育的能力 | 第37-38页 |
(五) 加强学校灾害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 | 第38页 |
二、高中地理灾害教育教学设计案例 | 第38-43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3-45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43页 |
二、创新 | 第43-44页 |
三、不足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A 高中地理灾害教育调查问卷(学生) | 第49-51页 |
附录B 高中地理灾害教育调查问卷(教师)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