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甜味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1.1.1 甜味的生物学基础 | 第11页 |
1.1.2 甜味分子理论 | 第11-13页 |
1.1.3 甜味剂简介和发展趋势 | 第13-18页 |
1.2 甜味改良技术进展 | 第18-21页 |
1.2.1 甜味剂的复配 | 第18页 |
1.2.2 甜味的改良 | 第18-21页 |
1.3 芳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21-22页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2-25页 |
1.4.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2-23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3-(3,4-二甲氧基苯甲酰)丙酸的制备 | 第25-37页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5-27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27-29页 |
2.2.1 3-(3,4-二甲氧基苯甲酰)丙酸的制备原理 | 第27页 |
2.2.2 3-(3,4-二甲氧基苯甲酰)丙酸的合成方法 | 第27-28页 |
2.2.3 3-(3,4-二甲氧基苯甲酰)丙酸产率的单因素实验 | 第28页 |
2.2.4 响应面优化实验 | 第28-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6页 |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2.3.2 响应面优化 3-(3,4-二甲氧基苯甲酰)丙酸制备的结果分析 | 第30-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3-(3,4-二甲氧基苯甲酰)丙酸的结晶及结构表征 | 第37-53页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7-38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8-41页 |
3.2.1 重结晶的理论基础 | 第38-39页 |
3.2.2 结晶方法研究 | 第39页 |
3.2.3 结晶条件的选择 | 第39-40页 |
3.2.4 3-(3,4-二甲氧基苯甲酰)丙酸的结构表征方法 | 第40-41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41-51页 |
3.3.1 结晶条件的影响结果 | 第41-45页 |
3.3.2 3-(3,4-二甲氧基苯甲酰)丙酸的结构表征 | 第45-51页 |
3.4 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3-(3,4-二甲氧基苯甲酰)丙酸钠的甜味改良效果研究 | 第53-67页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4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54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54页 |
4.2 实验方法及内容 | 第54-58页 |
4.2.1 SDP的制备 | 第54-55页 |
4.2.2 感官评价方法 | 第55-56页 |
4.2.3 SDP对五种基本味感的影响实验 | 第56-57页 |
4.2.4 SDP对不同甜味剂的甜味改良实验 | 第57-58页 |
4.2.5 SDP对蔗糖溶液甜味改良实验 | 第58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8-65页 |
4.3.1 SDP对五种基本味感的作用结果 | 第58-61页 |
4.3.2 SDP对不同甜味剂的甜味改良实验结果 | 第61-64页 |
4.3.3 SDP对蔗糖溶液甜味改良的实验结果 | 第64-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70页 |
一、结论 | 第67-68页 |
二、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件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