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老白干酒员工持股计划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5页
        1.2.1 员工持股制度的理论研究第11-12页
        1.2.2 员工持股的实现方式第12页
        1.2.3 员工持股对公司经济效益的影响第12-13页
        1.2.4 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员工持股计划第13-15页
        1.2.5 文献述评第15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二章 员工持股相关理论及概述第17-26页
    2.1 员工持股相关理论第17-19页
        2.1.1 双因素经济理论第17-18页
        2.1.2 委托代理理论第18页
        2.1.3 人力资本理论第18页
        2.1.4 分享经济理论第18-19页
    2.2 员工持股计划概述第19-21页
        2.2.1 员工持股的概念第19-20页
        2.2.2 员工持股与股权激励的区别第20页
        2.2.3 员工持股计划主要事项第20-21页
    2.3 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现状第21-26页
        2.3.1 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应用现状第21-24页
        2.3.2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特点第24-26页
第三章 老白干酒员工持股计划案例分析第26-34页
    3.1 案例概况第26-27页
        3.1.1 老白干酒公司简介第26页
        3.1.2 老白干酒员工持股计划实施背景第26-27页
    3.2 老白干酒员工持股计划动因分析第27-32页
        3.2.1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员工持股第27-28页
        3.2.2 外部行业竞争加剧推动员工持股第28-29页
        3.2.3 自身发展需求使其需要员工持股第29-30页
        3.2.4 内部激励机制的缺失需要员工持股第30-32页
    3.3 老白干酒员工持股计划介绍第32-34页
        3.3.1 老白干酒员工持股计划遵循的基本原则第32页
        3.3.2 老白干酒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过程第32-33页
        3.3.3 员工持股计划概况第33-34页
第四章 老白干酒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分析第34-44页
    4.1 股权结构方面第34-35页
    4.2 经营业绩方面第35-37页
    4.3 财务状况方面第37-38页
        4.3.1 缓解短期资金压力,降低企业财务费用第37-38页
        4.3.2 优化公司负债结构第38页
    4.4 市场反应方面第38-44页
        4.4.1 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前股价的变动第39-40页
        4.4.2 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后股价的变动第40-41页
        4.4.3 累计超额收益分析第41-44页
第五章 老白干酒员工持股计划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启示第44-47页
    5.1 员工持股计划中存在的问题第44-45页
        5.1.1 员工持股比例过低第44页
        5.1.2 员工持股存在沦为短期福利化的隐患第44页
        5.1.3 持股限额设置标准单一第44-45页
    5.2 完善老白干酒员工持股计划的建议第45页
        5.2.1 员工持股制度动态化第45页
        5.2.2 资金来源多元化第45页
        5.2.3 持股数量动态化第45页
    5.3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启示第45-47页
        5.3.1 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需要员工的广泛支持第45-46页
        5.3.2 根据公司性质选择激励对象第46页
        5.3.3 避免员工持股平均化第46页
        5.3.4 应有科学的人员调整机制和完善的考核制度作保障第46页
        5.3.5 持股计划应该公开透明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作者简介第51-52页
导师评阅表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企工人的就业选择及其逻辑--以河南省B矿为例
下一篇:新大洲集团多元化经营与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