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国企工人的就业选择及其逻辑--以河南省B矿为例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一、绪论第11-19页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问题第11-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页
        1. 理论意义第12页
        2. 现实意义第12页
    (三)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 工人就业选择的制度研究第12-13页
        2. 工人就业选择的主体研究第13-14页
        3. 工人就业选择的文化研究第14-15页
        4. 当前研究的讨论与反思第15页
    (四) 理论视角、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第15-18页
        1. 理论视角第15-16页
        2. 研究框架第16-17页
        3. 研究方法第17-18页
    (五) 概念界定第18-19页
        1. 国企工人第18页
        2. 就业选择第18-19页
二、J市B矿:两种身份的煤炭工人和减员分流现状第19-28页
    (一) J市B矿:两种身份的并存第19-20页
    (二) J市B矿:“减员分流”的四种制度安排第20-21页
        1. 提前内退第20页
        2. 离岗挂编第20页
        3. 买断工龄第20-21页
        4. 分流就业第21页
    (三) J市B矿:煤炭工人面对减员分流的就业选择第21-23页
        1. “谁也不想内退”第21-22页
        2. “能留下就留下”第22-23页
        3. “没安置就自谋出路”第23页
    (四) 就业选择的影响第23-28页
        1. 经济困难第24-25页
        2. 心理落差第25页
        3. 福利受损第25-26页
        4. 家庭危机第26-28页
三、煤炭工人就业选择的行为逻辑第28-42页
    (一) 就业选择的结构因素解释第28-34页
        1. 支配性规则:社会制度的影响第28-32页
        2. 配置性资源:经济环境的影响第32-33页
        3. 表意性规则:社会舆论的影响第33-34页
    (二) 就业选择的主体因素解释第34-42页
        1. 就业观念的影响第35-37页
        2. 就业能力的影响第37-39页
        3. 就业惯习的影响第39-42页
四、结论和讨论第42-44页
    (一) 结论第42-43页
    (二) 讨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工业企业分行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老白干酒员工持股计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