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1 认知负荷 | 第15页 |
2.1.2 多媒体 | 第15页 |
2.1.3 学习风格 | 第15-16页 |
2.1.4 呈现方式 | 第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2.1 资源有限理论 | 第17页 |
2.2.2 图式理论 | 第17-18页 |
2.2.3 双重编码理论 | 第18-20页 |
第三章 网络学习中认知负荷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31页 |
3.1 多媒体呈现方式 | 第22-25页 |
3.2 学习风格 | 第25-31页 |
第四章 实验研究 | 第31-51页 |
4.1 实验一:基于陈述性知识的认知负荷影响实验——以“微课的媒体设计”为例 | 第31-40页 |
4.1.1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4.1.2 研究假设 | 第31页 |
4.1.3 被试 | 第31页 |
4.1.4 测量工具 | 第31-32页 |
4.1.5 学习材料 | 第32页 |
4.1.6 实验流程 | 第32-33页 |
4.1.7 实验结果 | 第33-38页 |
4.1.8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4.2 实验二:基于程序性知识的认知负荷影响实验——以“使用CAMTASIASTUDIO制作微课”为例 | 第40-49页 |
4.2.1 研究目的 | 第40页 |
4.2.2 研究假设 | 第40-41页 |
4.2.3 被试 | 第41页 |
4.2.4 测量工具 | 第41页 |
4.2.5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4.2.6 实验流程 | 第41-42页 |
4.2.7 实验结果 | 第42-47页 |
4.2.8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4.3 结果讨论 | 第49-50页 |
4.4 研究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4页 |
5.1 总结 | 第51页 |
5.2 展望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4页 |
附录1:陈述性知识前测问卷 | 第57-58页 |
附录2:程序性知识前测问卷 | 第58-59页 |
附录3:学习风格问卷 | 第59-60页 |
附录4:认知负荷问卷 | 第60-61页 |
附录5:陈述性知识后测 | 第61-62页 |
附录6:程序性知识后测 | 第62-63页 |
附录7:学生作品评价量规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