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2 支架式教学相关含义及理论依据第18-24页
    2.1 基本含义第18页
        2.1.1 支架第18页
        2.1.2 支架式教学第18页
    2.2 理论依据第18-24页
        2.2.1 建构主义理论第18-20页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20-22页
        2.2.3 认知发展理论第22-24页
3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第24-42页
    3.1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支架类型第24-32页
        3.1.1 范例支架第24页
        3.1.2 概念图支架第24-28页
        3.1.3 流程图支架第28-29页
        3.1.4 表格支架第29-30页
        3.1.5 问题支架第30-31页
        3.1.6 建议支架第31-32页
    3.2 高中地理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第32-34页
        3.2.1 基本步骤第32-33页
        3.2.2 注意事项第33-34页
    3.3 高中地理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的案例第34-42页
        3.3.1 前期任务分析第34-35页
        3.3.2 搭建支架第35-39页
        3.3.3 独立探索第39页
        3.3.4 协作学习第39-40页
        3.3.5 效果评价第40-42页
4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效果分析第42-56页
    4.1 纵向实验第42-51页
        4.1.1 实验目的第42-43页
        4.1.2 实验对象第43页
        4.1.3 实验条件第43-44页
        4.1.4 内容与课时安排第44页
        4.1.5 实验结果第44-51页
    4.2 横向实验第51-56页
        4.2.1 实验目的第51页
        4.2.2 实验对象第51-52页
        4.2.3 实验条件第52-53页
        4.2.4 内容与课时安排第53-54页
        4.2.5 实验结果第54-56页
5 结论与不足第56-60页
    5.1 主要结论及建议第56-58页
    5.2 展望与不足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6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积累的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
下一篇:体能训练中训练方法与手段的优选对中考体育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