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建档工作研究--以洪湖市燕窝镇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绪论第11-18页
    (一)研究缘起与背景第11-14页
        1.研究缘起第11-12页
        2.研究背景第12-14页
            (1)国家政策为留守儿童建档提供了依据第12-13页
            (2)关爱工作为留守儿童建档提供了需求第13-14页
            (3)档案工作理念为留守儿童建档提供了动力第14页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第14-15页
    (三)研究现状第15-17页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7-18页
        1.论文研究方法第17页
        2.可能创新第17-18页
二、农村留守儿童档案概述第18-26页
    (一)定义第18页
    (二)构成第18-19页
    (三)属性第19-22页
        1.集合性第19-20页
        2.针对性第20页
        3.真实性第20页
        4.动态性第20-21页
        5.保密性第21页
        6.阶段性第21-22页
    (四)农村留守儿童建档工作的意义第22-26页
        1.固化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记忆第22-23页
        2.助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第23页
        3.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帮扶第23-24页
        4.搭建“校生亲”间的沟通桥梁第24-25页
        5.加速社会公众档案意识普化第25-26页
三、洪湖市燕窝镇农村留守儿童建档工作分析第26-32页
    (一)成绩与经验第26-28页
        1.广泛覆盖——在校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建档第26-27页
        2.规范采集——统一留守儿童档案信息范围第27页
        3.协作联动——多方参与留守儿童建档工作第27-28页
    (二)不足与缺陷第28-32页
        1.档案意识淡薄——建档工作重视不够第28-29页
        2.在校学生为主——建档工作未全面覆盖第29-30页
        3.信息质量不高——档案形成比较单一第30页
        4.档案管理水平较低——缺乏专业性和规范性第30-31页
        5.信息共享不方便——建档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低第31-32页
四、农村留守儿童建档实现路径第32-41页
    (一)意识先行——提高建档意识第32-34页
        1.提升领导层的建档意识第32页
        2.深化档案工作者的思想认识第32-33页
        3.提升家庭建档意识第33-34页
    (二)制度夯实——完善管理规章第34-35页
        1.制定档案工作细则第34页
        2.明确档案工作人员的权责第34-35页
    (三)人才保障——建设档案工作队伍第35-37页
        1.工作队伍组成第35-36页
        2.工作人员角色定位第36页
        3.工作人员专业培训第36-37页
    (四)信息挖掘——加大信息采集的宽度和深度第37-39页
        1.重视非在校留守儿童的建档第37-38页
        2.丰富档案信息类型第38页
        3.抓住采集信息的关键节点第38-39页
        4.拓宽信息采集渠道第39页
    (五)平台搭建——建立信息交互服务平台第39-41页
        1.满足家长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第40页
        2.顺应档案信息化发展要求第40-41页
五、结论与展望第41-43页
    (一)结论第41页
    (二)展望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附录第45-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学科视域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创新设计与实践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为例
下一篇:团体结构式沙盘游戏疗法缓解初中生考试焦虑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