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9-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9-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2-16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及研究重点 | 第16-18页 |
2 国内外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发展概况 | 第18-20页 |
·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简介 | 第18-19页 |
·宗旨 | 第18页 |
·规则 | 第18页 |
·试题特点 | 第18-19页 |
·我国地理奥林匹克竞赛简介 | 第19-20页 |
3 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内容分析 | 第20-29页 |
·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模块分析 | 第20-21页 |
·笔试模块 | 第20页 |
·多媒体测试模块 | 第20页 |
·野外考察模块 | 第20-21页 |
·我国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模块分析 | 第21-22页 |
·景观模块 | 第21页 |
·综合分析模块 | 第21页 |
·英语模块 | 第21-22页 |
·我国与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的比较分析 | 第22页 |
·我国与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的联系 | 第22页 |
·我国与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的区别 | 第22页 |
·竞赛知识点考查统计结果的分析 | 第22-26页 |
·4-7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知识点考查统计结果 | 第23-25页 |
·1-2届全国地理奥林匹克竞赛知识点考查统计结果 | 第25-26页 |
·我国参赛选手应具备的能力要素分析 | 第26-29页 |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 第26-27页 |
·调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第27页 |
·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 第27-28页 |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 第28页 |
·地理术语的英语表达能力 | 第28-29页 |
4 各国地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手地理素养的比较分析 | 第29-39页 |
·地理素养的内涵和中学地理素养教育 | 第29-30页 |
·地理素养的定义 | 第29页 |
·地理素养的构成 | 第29-30页 |
·中学地理素养教育的内容 | 第30页 |
·各国参赛选手地理素养的比较分析 | 第30-37页 |
·宏观分析 | 第31-33页 |
·微观分析 | 第33-37页 |
·我国参赛选手地理素养的评价 | 第37-39页 |
·我国选手的优势 | 第37-38页 |
·我国选手的不足 | 第38-39页 |
5 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对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的启示 | 第39-51页 |
·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现状反思 | 第39-41页 |
·教学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性与时代性 | 第39-40页 |
·课程结构单一,缺乏综合性与多样性 | 第40页 |
·教学方法落后,缺乏灵活性与形象性 | 第40页 |
·教学评价片面,缺乏过程性和整体性 | 第40-41页 |
·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趋势 | 第41-45页 |
·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创新意识 | 第41-42页 |
·丰富地理课程,开设实践活动课 | 第42-43页 |
·改变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 | 第43-44页 |
·完善教学评价,鼓励多元评价 | 第44-45页 |
·提高中学地理教学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 第45-51页 |
·树立创新型教学观念,为学科的价值传递提供主观基础 | 第45-46页 |
·构建均衡型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客观支撑 | 第46页 |
·运用综合型教学方法,为地理素养的形成提供有效途径 | 第46-48页 |
·施行多元型教学评价,为地理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保障 | 第48-5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基本结论 | 第51-52页 |
·主要问题 | 第52-53页 |
附录A | 第53-56页 |
附录B | 第56-60页 |
附录C | 第60-66页 |
C.1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试题分析 | 第60-63页 |
C.1.1 自然地理试题集 | 第60-61页 |
C.1.2 人文地理试题集 | 第61-62页 |
C.1.3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结合试题集 | 第62-63页 |
C.2 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试题分析 | 第63-66页 |
C.2.1 系统地理试题集 | 第63-64页 |
C.2.2 区域地理试题集 | 第64-65页 |
C.2.3 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相结合集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