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1.1 自我效能感 | 第8-12页 |
1.1.1 自我效能感提出的背景 | 第8-9页 |
1.1.2 自我效能感概念 | 第9页 |
1.1.3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制 | 第9-11页 |
1.1.4 自我效能影响因素 | 第11-12页 |
1.2 学业自我效能感 | 第12-15页 |
1.2.1 国外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1 现实意义 | 第15页 |
1.3.2 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2 对包头市包铝中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 | 第16-20页 |
2.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6页 |
2.2 研究假设 | 第16页 |
2.3 研究对象 | 第16-17页 |
2.4 研究工具 | 第17页 |
2.5 结果分析 | 第17-20页 |
2.5.1 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整体状况 | 第17-18页 |
2.5.2 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差异 | 第18页 |
2.5.3 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的差异 | 第18-19页 |
2.5.4 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 第19-20页 |
2.5.5 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 第20页 |
3 学业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 第20-26页 |
3.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0页 |
3.1.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3.1.2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0页 |
3.3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3.4 研究工具与研究过程 | 第20-24页 |
3.4.1 研究工具 | 第21页 |
3.4.1.1 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 | 第21页 |
3.4.1.2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方案 | 第21页 |
3.4.2 研究过程 | 第21-24页 |
3.4.2.1 团体辅导设计 | 第21页 |
3.4.2.2 团体辅导目标 | 第21-22页 |
3.4.2.3 团体辅导制定依据 | 第22-23页 |
3.4.2.4 团体辅导过程 | 第23-24页 |
3.5 结果分析 | 第24-26页 |
3.5.1 团体辅导前的数据分析 | 第24页 |
3.5.2 团体辅导后的结果分析 | 第24-25页 |
3.5.3 团体辅导前后结果比较(差量比较) | 第25-26页 |
4 讨论 | 第26-30页 |
4.1 关于学业自我效能感特点的讨论 | 第26-27页 |
4.2 关于学业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干预的讨论 | 第27-30页 |
5 结论 | 第30页 |
6 研究总结 | 第30-34页 |
6.1 研究创新 | 第30-31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31-32页 |
6.3 研究展望及建议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录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