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习得单音动词和包含它的近义双音动词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7页 |
1.1.1 研究内容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页 |
1.2 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 第7-8页 |
1.3 相关文献及其利用综述 | 第8-10页 |
1.3.1 近义词的研究 | 第8页 |
1.3.2 单双音节近义词的研究 | 第8-9页 |
1.3.3 关于单双音节近义动词的研究 | 第9-10页 |
1.4 语料及数据来源 | 第10-11页 |
2 单双音节动词形式和词义的对应关系 | 第11-17页 |
2.1 单双音节近义动词的形式对应关系 | 第11-14页 |
2.1.1 一对一关系 | 第11页 |
2.1.2 一对多关系 | 第11-13页 |
2.1.3 二对一关系 | 第13-14页 |
2.2 单双音节近义动词的词义对应关系 | 第14-17页 |
2.2.1 单双音节近义动词释义相同 | 第14-15页 |
2.2.2 单双音节近义动词释义相近 | 第15-17页 |
3 单双音节近义动词的偏误分析 | 第17-32页 |
3.1 单双音节近义动词偏误实例 | 第17-29页 |
3.1.1 一对一关系偏误实例 | 第17-22页 |
3.1.2 一对二关系的偏误实例 | 第22-28页 |
3.1.3 二对一关系的偏误实例 | 第28-29页 |
3.2 留学生习得单双音节近义动词的情况调查 | 第29-32页 |
4 单双音节动词偏误原因及教学对策 | 第32-40页 |
4.1 单双音节近义动词偏误原因 | 第32-36页 |
4.1.1 理性意义的偏误 | 第32-34页 |
4.1.2 句法功能方面的偏误 | 第34-35页 |
4.1.3 由语体色彩方面的差异产生的偏误 | 第35-36页 |
4.2 教学方法 | 第36-40页 |
4.2.1 语素分析法 | 第36页 |
4.2.2 搭配练习法 | 第36-37页 |
4.2.3 启发引导法 | 第37-39页 |
4.2.4 偏误收集法 | 第39-40页 |
5 结论 | 第40-42页 |
附录1 单双音节近义词表 | 第42-43页 |
附录2 单双音节近义动词使用情况调查问卷表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