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高中生地理实践力评价方案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14页
        1.3.1 研究目标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4-16页
        1.4.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7-25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7-21页
        2.1.1 实践第17页
        2.1.2 实践能力第17页
        2.1.3 地理实践力第17-21页
        2.1.4 地理实践力评价第21页
    2.2 理论基础第21-25页
        2.2.1 具身认知理论第21-22页
        2.2.2 需求层次理论第22-23页
        2.2.3 情境学习理论第23-24页
        2.2.4 SOLO分类评价理论第24-25页
第3章 当前地理实践力评价存在的问题第25-29页
    3.1 地理实践力评价的缺失第25页
    3.2 评价标准不够明确第25页
    3.3 缺少过程性评价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第25-27页
    3.4 缺乏对评价理论的研究第27页
    3.5 评价方案复杂难以操作第27页
    3.6 缺少对完整结构的评价第27-29页
第4章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生地理实践力评价方案第29-49页
    4.1 地理实践力评价的指导思想第29-31页
        4.1.1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宗旨第29-30页
        4.1.2 以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发展为根本第30页
        4.1.3 以激励肯定评价为主第30-31页
        4.1.4 以多元化评价为取向第31页
    4.2 地理实践力评价的原则第31-32页
        4.2.1 过程性原则第31页
        4.2.2 主体性原则第31-32页
        4.2.3 层次性原则第32页
        4.2.4 方向性原则第32页
        4.2.5 操作性原则第32页
        4.2.6 全面性原则第32页
    4.3 地理实践力评价的方法第32-33页
        4.3.1 量表评价法第32-33页
        4.3.2 观察评价法第33页
        4.3.3 档案袋评价法第33页
        4.3.4 测试法第33页
    4.4 地理实践力评价方案的层次体系第33-47页
        4.4.1 一级地理实践力评价第34-35页
        4.4.2 二级地理实践力评价第35-41页
        4.4.3 三级地理实践力评价第41-44页
        4.4.4 四级地理实践力评价第44-47页
        4.4.5 五级地理实践力评价第47页
    4.5 地理实践力评价方案的功能第47-49页
        4.5.1 发展功能第47页
        4.5.2 调节功能第47-48页
        4.5.3 记录功能第48-49页
第5章 结论及展望第49-51页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49页
    5.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新课标价值观的高中地理课程内容重组研究
下一篇:初中生区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