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基于新课标价值观的高中地理课程内容重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9页
        1.2.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4页
        1.3.1 国外相关研究第10-11页
        1.3.2 国内相关研究第11-14页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第14-15页
        1.4.1 研究内容第15页
        1.4.2 创新之处第15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5-17页
        1.5.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5.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7-21页
    2.1 概念界定第17-19页
        2.1.1 课程第17页
        2.1.2 课程内容重组第17-18页
        2.1.3 新课标价值观第18-19页
    2.2 理论基础第19-21页
        2.2.1 建构主义学习观第19页
        2.2.2 人地关系论第19-20页
        2.2.3 古德莱德课程层次分类第20-21页
第3章 当前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的特点第21-29页
    3.1 当前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选择第21-22页
    3.2 当前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的依据第22-24页
        3.2.1 以地理学科逻辑体系为依据第23页
        3.2.2 以中学生认知规律为依据第23页
        3.2.3 以社会发展规律和需求为依据第23-24页
    3.3 当前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的形式第24-26页
    3.4 当前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的特点第26-29页
第4章 高中地理课程内容重组策略第29-40页
    4.1 高中地理课程内容重组原则第29-31页
    4.2 高中地理课程内容重组策略第31-40页
        4.2.1 正确解读新课标价值观的内涵第31-32页
        4.2.2 基于课程标准进行内容重组第32-38页
        4.2.3 制定多样化的评价策略第38-40页
第5章 高中地理课程内容重组教学案例设计第40-60页
    5.1 以“水”为中心的教学案例设计第40-49页
    5.2 以“工业”为中心的教学案例设计第49-57页
    5.3 案例设计的评价与反思第57-58页
    5.4 内容重组的优势与局限第58-60页
        5.4.1 内容重组的优势第58-59页
        5.4.2 内容重组的局限第59-6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6.1 研究结论第60-61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录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然地理实验对初中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作用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高中生地理实践力评价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