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儿童心理学论文

亲子依恋与情绪调节对流动与城市儿童友谊质量发展影响的纵向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研究的合理性第12页
    1.3 研究设计第12-13页
    1.4 研究意义第13页
    1.5 论文结构第13-1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5-31页
    2.1 本研究主要变量的定义与理论框架第15-20页
        2.1.1 流动儿童的定义及其研究现状第15页
        2.1.2 友谊质量的定义与理论框架第15-17页
            2.1.2.1 友谊质量的定义第15-16页
            2.1.2.2 友谊质量的理论框架第16-17页
        2.1.3 亲子依恋的定义与理论框架第17-19页
            2.1.3.1 亲子依恋的定义第17页
            2.1.3.2 亲子依恋的理论框架第17-19页
        2.1.4 情绪调节的定义与理论框架第19-20页
            2.1.4.1 情绪调节的定义第19页
            2.1.4.2 情绪调节的理论框架第19-20页
    2.2 本研究主要变量关系的实证研究第20-29页
        2.2.1 儿童友谊质量的发展特点第20-21页
        2.2.2 亲子依恋与友谊质量第21-23页
        2.2.3 情绪调节与友谊质量第23-25页
        2.2.4 亲子依恋与情绪调节第25-28页
        2.2.5 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第28-29页
    2.3 本研究的理论模型第29页
    2.4 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第29-31页
        2.4.1 研究问题第29-30页
        2.4.2 研究假设第30-31页
第三章 研究第31-38页
    3.1 研究对象第31页
    3.2 研究方法第31-33页
        3.2.1 研究工具第31-32页
        3.2.2 数据处理第32-33页
    3.3 研究结果第33-38页
        3.3.1 研究工具在流动和城市儿童群体中的信效度第33-35页
            3.3.1.1 亲子依恋问卷第33-34页
            3.3.1.2 儿童青少年情绪调节问卷第34页
            3.3.1.3 友谊质量问卷第34-35页
        3.3.2 研究变量关系初步分析第35-38页
第四章 研究二:研究工具信效度和测量等值性检验第38-57页
    4.1 研究对象第38-39页
    4.2 研究方法第39-40页
        4.2.1 研究工具第39-40页
        4.2.2 施测与数据处理第40页
    4.3 研究结果第40-57页
        4.3.1 研究工具的信效度及等值性检验第40-49页
            4.3.1.1 各研究工具的信效度及跨组等值性检验第40-46页
            4.3.1.2 各研究工具的跨时间等值性检验第46-49页
        4.3.2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第49-51页
        4.3.3 儿童友谊质量的发展特点及其群体差异第51-57页
            4.3.3.1 儿童友谊质量的发展特点第51-53页
            4.3.3.2 儿童友谊质量发展特点的群体差异第53-57页
第五章 研究二:亲子依恋和情绪调节对儿童友谊质量发展的影响第57-73页
    5.1 亲子依恋和情绪调节对流动与城市儿童友谊质量的影响第57-66页
        5.1.1 亲子依恋对流动和城市儿童友谊质量发展的影响第57-63页
            5.1.1.1 亲子依恋对流动儿童友谊质量发展的影响第57-60页
            5.1.1.2 亲子依恋对城市儿童友谊质量发展的影响第60-63页
        5.1.2 情绪调节对流动和城市儿童友谊质量发展的影响第63-66页
            5.1.2.1 流动儿童情绪调节对友谊质量发展的影响第64-65页
            5.1.2.2 城市儿童情绪调节对友谊质量发展的影响第65-66页
    5.2 情绪调节在亲子依恋与流动和城市儿童友谊质量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第66-73页
        5.2.1 对父亲的安全型依恋对友谊质量的预测: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第66-67页
        5.2.2 对父亲的回避型依恋对友谊质量的预测: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第67-68页
        5.2.3 对父亲的焦虑型依恋对友谊质量的预测: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第68-69页
        5.2.4 对母亲的安全型依恋对友谊质量的预测: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第69-70页
        5.2.5 对母亲的回避型依恋对友谊质量的预测: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第70-71页
        5.2.6 对母亲的焦虑型依恋对友谊质量的预测: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第71-73页
第六章 讨论第73-78页
    6.1 儿童友谊质量的发展特点及其群体差异第73-74页
    6.2 亲子依恋对流动和城市儿童友谊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差异第74-75页
    6.3 情绪调节对流动和城市儿童友谊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差异第75-76页
    6.4 情绪调节在亲子依恋和流动与城市儿童友谊质量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及其群体差异第76-78页
第七章 结论、研究贡献与不足及对教育的启示第78-81页
    7.1 结论第78页
    7.2 研究贡献与不足第78-79页
        7.2.1 研究贡献第78-79页
        7.2.2 研究不足第79页
    7.3 本研究对教育的启示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93页
致谢第93-94页
附录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游戏方式、情绪理解能力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公正世界信念对跨期选择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