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0-11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研究综述 | 第15-2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9页 |
2.1.1 远程教育的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2.1.2 远程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2.2 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2.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2.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2.3 远程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 第21-24页 |
2.3.1 远程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2.3.2 101远程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第3章 宁夏地区101远程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分析 | 第24-35页 |
3.1 设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24-25页 |
3.1.1 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 第24-25页 |
3.1.2 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 第25页 |
3.2 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3.2.1 远程交互作用理论 | 第25-26页 |
3.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6-27页 |
3.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7页 |
3.3 “双主双辅一平台”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分析 | 第27-35页 |
3.3.1 设计理念 | 第27-28页 |
3.3.2 “双主双辅一平台”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及要素分析 | 第28-33页 |
3.3.3 “双主双辅一平台”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 第33-35页 |
第4章 “双主双辅一平台”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 第35-51页 |
4.1 “双主双辅一平台”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流程 | 第35-38页 |
4.1.1 课前学习 | 第35-36页 |
4.1.2 课中学习 | 第36-37页 |
4.1.3 课后答疑解惑 | 第37-38页 |
4.2 “双主双辅一平台”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案例 | 第38-51页 |
4.2.1 课前学习 | 第39-42页 |
4.2.2 课中学习 | 第42-49页 |
4.2.3 课后答疑解惑 | 第49-51页 |
第5章 “双主双辅一平台”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 第51-70页 |
5.1 调查工具的设计 | 第51-52页 |
5.1.1 学生档案袋的设计 | 第51页 |
5.1.2 访谈提纲设计 | 第51页 |
5.1.3 调查问卷设计 | 第51-52页 |
5.2 数据收集 | 第52-53页 |
5.3 教学效果分析 | 第53-63页 |
5.3.1 学生学习态度分析 | 第53-56页 |
5.3.2 学生学习方式分析 | 第56-58页 |
5.3.3 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 第58-59页 |
5.3.4 学生学习成绩分析 | 第59-63页 |
5.4 个案研究分析 | 第63-67页 |
5.4.1 特殊学生学习分析 | 第63-65页 |
5.4.2 非特殊学生学习对比分析 | 第65-67页 |
5.5 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及改进策略 | 第67-70页 |
5.5.1 实践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 第67-68页 |
5.5.2 改进策略 | 第68-7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结论 | 第70页 |
6.2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 | 第76-91页 |
附录一 101网校宁夏分校:校长访谈提纲 | 第76-78页 |
附录二 101网校宁夏分校:技术支持与服务人员调查问卷 | 第78-80页 |
附录三 101网校宁夏分校:学生调查问卷(参加学习前) | 第80-82页 |
附录四 101网校宁夏分校:学生调查问卷(参加学习后) | 第82-85页 |
附录五 101网校宁夏分校:学生访谈提纲 | 第85-86页 |
附录六 101网校宁夏分校:学生家长访谈提纲 | 第86-87页 |
附录七 101网校宁夏分校:学生档案袋 | 第87-91页 |
个人简介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