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9页
导言第9-15页
第一章 问题的缘起:当代中国教育政策合法性权威的贬值第15-32页
 第一节 当代中国教育政策有效性不足与反思第15-28页
  一、教育政策有效性的直观维度第16-23页
   (一) 大众关心的教育问题第16-17页
   (二) 大众关注的教育现象第17-19页
   (三) 大众的教育行为举措第19-23页
  二、教育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维度第23-28页
   (一) 以事实为依据的评价:教育政策结果与目标的契合程度第23-26页
   (二) 前提性评价:反思教育政策目标第26-28页
  三、教育政策有效性内在逻辑:规范有效性与结果有效性第28页
 第二节 教育政策合法性危机第28-32页
  一、教育政策合法性与教育政策有效性的关系第29-30页
   (一) 教育政策合法性是教育政策有效性的前提第29页
   (二) 教育政策有效性是教育政策合法性的基础第29-30页
  二、教育政策合法性的认同危机第30-32页
   (一) 教育政策权威的失落第30页
   (二) 教育政策有效性的“政绩困局”第30-32页
第二章 追问教育政策合法性内涵第32-61页
 第一节 合法性理论研究第32-45页
  一、合法性的谱系第33-41页
   (一) 合法性研究在西方的演进第33-38页
   (二) 土生的合法性第38-39页
   (三)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与结构第39-41页
  二、合法性概念移植之可能分析第41-45页
   (一) 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第41-42页
   (二) 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的政治哲学根源第42-43页
   (三) 中国政治合法性之基础第43-45页
 第二节 教育政策合法性的一种表述第45-47页
 第三节 教育政策合法性内涵第47-58页
  一、教育政策合法性定位第47-51页
   (一) 理解教育政策第47-49页
   (二) 政治与教育政策第49-51页
  二、教育政策合法性的范畴第51-53页
   (一) 教育政策合法性的关系属性第51-52页
   (二) 教育政策合法性与教育政策合理性第52-53页
   (三) 教育政策形式合法性与教育政策实质合法性第53页
  三、教育政策合法性的结构第53-58页
   (一) 教育政策合法性的思想内涵第54页
   (二) 教育政策合法性的社会基础第54-58页
   (三) 教育政策合法性的政治功效第58页
 第四节 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的意义第58-61页
  一、社会发展不平衡给教育政策带来的挑战第59页
  二、教育政策边缘化危机第59-60页
  三、现代化对于教育政策合法性的需求第60-61页
第三章 教育政策合法性的历史演进第61-75页
 第一节 教育政策合法性的历史起点与判断依据第61-66页
  一、教育政策合法性的历史起点第61-63页
   (一) 广义的教育政策第62-63页
   (二) 狭义的教育政策第63页
  二、教育政策合法性的伦理辩护第63-66页
   (一) 宗教性道德作为辩护依据第64-65页
   (二) 现代社会性道德作为辩护依据第65-66页
 第二节 教育政策合法性的制度史寻踪第66-75页
  一、前制度化教育阶段教育政策合法性的体现第66-68页
   (一) 知识权威的合法性第66-67页
   (二) 身份权威具有合法性第67页
   (三) 受教育特权的合法性第67-68页
  二、制度化教育阶段的教育政策合法性第68-75页
   (一) 近代教育发展的特征与教育政策合法性第68-72页
   (二) 现代教育发展的特征与教育政策合法性第72-75页
第四章 当代中国教育政策系统的合法性问题第75-87页
 第一节 影响教育政策合法性的现实因素第75-79页
  一、国内现代化的路径依赖第75-77页
   (一) 经济现代化的实践主导地位第76页
   (二) 文化现代化的理论呼声第76-77页
  二、经济全球化对政府改革的影响第77-79页
 第二节 当代中国教育政策系统的合法性问题第79-87页
  一、当代中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及其形成特点第79-82页
   (一) 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过程第79-81页
   (二) 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特点第81-82页
  二、当代中国教育政策系统合法性基础的转变第82-87页
   (一) 教育政策系统的社会功能第82-84页
   (二) 当代中国教育政策系统合法性的有效性基础与教育机会均等基础第84-87页
第五章 重建中国教育政策合法性第87-96页
 第一节 教育政策系统不合理导致教育政策合法性危机第87-93页
  一、教育政策系统内部不合理第87-91页
  二、教育政策系统外部不合理第91-93页
 第二节 教育政策合法性对于教育决策合理性的诉求第93-96页
  一、教育政策内容合理第93-94页
   (一) 教育政策内容的合规律性第93页
   (二) 教育政策内容的合目的性第93-94页
  二、教育决策过程合理第94-96页
   (一) 教育决策风险要求集体决策第94-95页
   (二) 教育决策程序合理第95-96页
第六章 教育政策合法性的个案研究第96-129页
 第一节 县级政府在中国政府体系中的地位第98-99页
 第二节 松山县的历史背景第99-100页
 第三节 教育政策实施过程的考察第100-126页
  一、迎接检查:教育督导制衡功能缺失第101-103页
  二、部署任务:权力等级=管理范围+管理内容第103-107页
   (一) 股长与校长的“交换关系”:一次检查=两节优质课第103-104页
   (二) 教育管理:管事+管人第104-107页
  三、落实高中发展政策:中央工作重点与地方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第107-118页
   (一) 地方政府之间的“讨价还价”第109-110页
   (二) 县级政府的承受能力第110-118页
  四、县级政府内部机构的协调第118-124页
   (一) 统筹之弊:统筹教师工资=统筹县级财政第118-123页
   (二) 预算外资金管理:程序公正=效率低下第123-124页
  五、教育管理以谁为本——教学、科研、行政?第124-126页
 第四节 小结第126-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4页
附录 1第134-137页
附录 2第137-139页
附录 3第139-145页
附录 4第145-146页
附录 5第146-149页
后记第149-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育卸责问题研究--基于农村教育实践的考察
下一篇:当代中国德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