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辅助提取虾壳中虾青素的研究
| 本论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 第1-6页 |
| 致谢 | 第6-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 ·超高压提取技术简介 | 第12-13页 |
| ·超高压提取功能性成分应用现状 | 第13-17页 |
| ·黄酮类 | 第13-14页 |
| ·皂苷类 | 第14页 |
| ·多糖类 | 第14-15页 |
| ·生物碱类 | 第15页 |
| ·风味物质 | 第15-16页 |
| ·其他活性物质 | 第16页 |
| ·超高压提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虾青素的应用 | 第17-19页 |
| ·虾青素在食品、药品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 ·虾青素在饲料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 ·虾青素在化妆品中应用 | 第19页 |
| ·天然虾青素的来源 | 第19-20页 |
| ·藻类生产 | 第19页 |
| ·酵母生产 | 第19-20页 |
| ·甲壳类废弃物提取 | 第20页 |
| ·壳中提取虾青素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 ·碱提法 | 第20页 |
| ·油溶法 | 第20-21页 |
| ·有机溶剂法 | 第21页 |
| ·超临界CO_2萃取法 | 第21页 |
| ·酶解法 | 第21-22页 |
| ·其他新技术辅助法 | 第22-23页 |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40页 |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 ·主要化学试剂 | 第24-25页 |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5页 |
| ·虾青素提取 | 第25-28页 |
| ·样品处理 | 第25页 |
| ·超高压提取 | 第25-26页 |
| ·超声波提取 | 第26-27页 |
| ·常规常压提取 | 第27-28页 |
| ·虾青素提取率测定方法 | 第28-37页 |
| ·分光光度计测定法 | 第28-31页 |
| ·薄层层析法 | 第31-32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32-36页 |
| ·HPLC检验TLC准确性 | 第36页 |
| ·HPLC检验紫外分光光度法准确性 | 第36-37页 |
| ·虾青素抗氧化能力测定 | 第37-38页 |
| ·清除DPPH自由基法 | 第37-38页 |
|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法 | 第38页 |
| ·超高压作用虾壳的微观结构检测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三章 超高压提取下各个因素影响的研究 | 第40-49页 |
| ·压力对溶剂提取能力的影响 | 第40-41页 |
| ·样品直径对压力、溶剂提取能力的影响 | 第41-43页 |
| ·料液比对压力、溶剂提取能力的影响 | 第43-45页 |
| ·保压时间对压力提取能力的影响 | 第45-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超高压提取虾青素的工艺研究 | 第49-56页 |
| ·模型建立 | 第49-50页 |
| ·模型显著性分析 | 第50页 |
| ·响应面分析 | 第50-54页 |
| ·压力与保压时间对虾青素提取得率的影响 | 第51-53页 |
| ·压力与料液比对虾青素提取得率的影响 | 第53页 |
| ·保压时间与料液比对虾青素提取得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 ·模型预测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虾青素品质的研究 | 第56-60页 |
| ·薄层层析法检测 | 第56页 |
| ·抗氧化能力的检测 | 第56-59页 |
| ·DPPH自由基去除能力检测 | 第57-58页 |
|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去除能力检测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六章 超高压提取虾壳中虾青素机理探索 | 第60-68页 |
| ·超高压提取机理分析 | 第60-62页 |
| ·传质原理概述 | 第60-61页 |
| ·超高压强化传质机理分析 | 第61-62页 |
| ·超高压技术对虾壳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62-67页 |
| ·不同提取方式对虾壳的影响 | 第62-64页 |
| ·不同压力对虾壳的影响 | 第64-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1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创新点 | 第69页 |
| ·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8页 |
| 个人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