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绪论 | 第14-37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第15-2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5-1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三、研究目的与问题 | 第20-22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相关评述 | 第22-28页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22-26页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6-28页 |
第三节 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一、基本思路 | 第28-30页 |
二、主要内容 | 第30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30-37页 |
一、研究理论 | 第30-33页 |
二、研究技术 | 第33-35页 |
三、研究对象 | 第35-37页 |
第一章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与汉语作为二语教学的界定与概况 | 第37-75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37-47页 |
一、关于"汉语"、"华语" | 第37-38页 |
二、关于"二语"、"外语" | 第38-40页 |
三、关于"华文教育" | 第40-41页 |
四、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 第41-47页 |
第二节 马来西亚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 | 第47-67页 |
一、华文教育 | 第47-62页 |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 第62-67页 |
第三节 马来西亚高校汉语教学设置概况 | 第67-74页 |
一、马来西亚高校的中国语言文学系 | 第68-69页 |
二、马来西亚高校的汉语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系 | 第69-71页 |
三、马来西亚高校的中文教育系 | 第71-72页 |
四、马来西亚高校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二章 马来西亚高校汉语作为二语教学发展现况调查分析 | 第75-122页 |
第一节 四所高校汉语作为二语教学设立背景 | 第75-79页 |
一、马来亚大学 | 第75-76页 |
二、博特拉大学 | 第76-77页 |
三、理科大学 | 第77-78页 |
四、国民大学 | 第78-79页 |
第二节 教学现况调查与分析 | 第79-111页 |
一、培养目标 | 第80-82页 |
二、课程设置 | 第82-90页 |
三、教学对象 | 第90-96页 |
四、教学目标 | 第96-105页 |
五、教材使用 | 第105-107页 |
六、师资队伍 | 第107-108页 |
七、教学模式 | 第108-109页 |
八、考试测评 | 第109-111页 |
第三节 教学对象调查与分析 | 第111-121页 |
一、调查对象的背景概况 | 第112-114页 |
二、学习汉语的目的 | 第114-117页 |
三、学习汉语的态度和看法 | 第117-119页 |
四、对大学汉语教学的看法 | 第119-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第三章 影响马来西亚高校汉语作为二语教学发展因素探究 | 第122-157页 |
第一节 国际视野考察 | 第122-129页 |
一、认同中国,以国家利益出发 | 第123-124页 |
二、顶层设计先行,为汉语教学提供政策保障 | 第124-125页 |
三、对汉语教学认识的高度决定汉语推广的广度和深度 | 第125-126页 |
四、注重汉语人才培养,开设多元课程 | 第126-127页 |
五、注重汉语测试与评估,肯定汉语地位 | 第127页 |
六、积极开展对华合作交流,全方位支持汉语教学 | 第127-129页 |
第二节 宏观层面研究 | 第129-148页 |
一、国家政策 | 第130-140页 |
二、中马关系 | 第140-142页 |
三、华人社会 | 第142-144页 |
四、族群问题 | 第144-148页 |
第三节 微观层面研究 | 第148-156页 |
一、高校方面的制约因素 | 第148-150页 |
二、教师方面的制约因素 | 第150-151页 |
三、学生方面的制约因素 | 第151-152页 |
四、教学方面的制约因素 | 第152-156页 |
本章小结 | 第156-157页 |
第四章 马来西亚高校汉语作为二语教学发展的反思与前瞻 | 第157-193页 |
第一节 高校汉语作为二语教学发展现象的反思:族群语言角力论 | 第157-172页 |
一、族群语言角力论的定义 | 第158页 |
二、族群语言角力论与高校汉语作为二语教学的关系 | 第158-160页 |
三、族群语言角力论的构成元素 | 第160-169页 |
四、族群语言角力论与输入性汉语传播的关系 | 第169-172页 |
第二节 高校汉语作为二语教学的前瞻(一):三合一汉语传播模式 | 第172-183页 |
一、政府主导,展现诚意 | 第175-177页 |
二、整合汉语教学体系,开创双赢局面 | 第177-181页 |
三、输入性需求,与汉语国际传播接轨 | 第181-183页 |
第三节 高校汉语作为二语教学的前瞻(二):构建学科发展方向 | 第183-192页 |
一、指导思想:族群和谐为前提,国家利益为关键 | 第184页 |
二、实践原则:立足本土,放眼全球 | 第184-185页 |
三、学科发展:优化课程,培养人才 | 第185-192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93页 |
结语 | 第193-198页 |
参考文献 | 第198-211页 |
附录 | 第211-22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225-227页 |
后记 | 第227-2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