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2页 |
| 一、创造型教师概述 | 第12-30页 |
| (一) 关于创造性的理解 | 第12-14页 |
| (二) 创造型教师的涵义 | 第14-18页 |
| (三) 创造型教师的特征 | 第18-30页 |
| 1、调查法 | 第18-19页 |
| 2、结果与分析 | 第19-30页 |
| (1) 创造型教师具有较高的动机水平和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 第19-21页 |
| (2) 创造型教师具有强烈的自我主体意识 | 第21-23页 |
| (3) 创造型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 第23-24页 |
| (4) 创造型教师具有开放性的知识结构及发展性的能力结构 | 第24-26页 |
| (5) 创造型教师具有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和独特的教育教学艺术 | 第26-30页 |
| 二、教师创造性的缺失及原因分析 | 第30-40页 |
| (一) 教师创造性缺失的主要表现 | 第30-33页 |
| 1、创造意识薄弱 | 第30-31页 |
| 2、创造空间狭小,创造精神不足 | 第31-32页 |
| 3、创造动机异化,创造目标错位 | 第32-33页 |
| (二) 教师创造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33-40页 |
| 1、教育者自身的原因 | 第33-35页 |
| 2、学校环境的影响 | 第35-37页 |
| 3、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 | 第37-40页 |
| 三、创造型教师的成长之路 | 第40-54页 |
| (一)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 第40-45页 |
| 1、构建科学的个人化的教育哲学观 | 第41-42页 |
| 2、激发教师的自我创造意识 | 第42-43页 |
| 3、形成以反思性教学为主要特征的教育生活方式 | 第43-45页 |
| (二) 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创新体系 | 第45-48页 |
| 1、改革教师职前教育,为师范生创设一种个人化的学习经历 | 第45-47页 |
| 2、加强教师职后培训的针对性、多样性和实效性 | 第47-48页 |
| (三) 构建有利于创造型教师培养的环境与机制 | 第48-54页 |
| 1、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49-52页 |
| 2、建立有利于创造型教师成长的评价机制 | 第52-54页 |
| 结语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附录 | 第59-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