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4-7页 |
序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兴国山歌概述 | 第9-14页 |
一、兴国山歌的由来及现状 | 第9-12页 |
1、兴国山歌的由来 | 第9-10页 |
1、1 《兴国县志》中兴国山歌的由来 | 第9页 |
1、2 兴国山歌由来的民间传说 | 第9-10页 |
2、兴国山歌的现状 | 第10-12页 |
2、1 兴国山歌的基本内容 | 第10页 |
2、2 兴国山歌的表演形式 | 第10页 |
2、3 兴国山歌的基本特征 | 第10-11页 |
2、4 兴国山歌的革命历史 | 第11页 |
2、5 兴国山歌的发展 | 第11-12页 |
二、兴国山歌与客家山歌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非客家文化因素与兴国山歌的独特风格 | 第14-18页 |
一、语气词"哎呀嘞" | 第14-16页 |
二、"心肝哥""心肝妹""同志哥""同志妹""同志格"等称呼语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兴国方言对兴国山歌的影响 | 第18-39页 |
一、兴国方言对兴国山歌的各种曲目类型特征的影响 | 第18-27页 |
1、叙事类山歌与兴国方言结合得最紧密 | 第18-26页 |
2、遥唱体山歌既有语言音调的特点又有一定的旋律框架 | 第26-27页 |
二、兴国方言对兴国山歌歌词的影响 | 第27-32页 |
三、兴国方言对兴国山歌旋律的影响 | 第32-37页 |
1、兴国山歌歌头的各种形式 | 第33-34页 |
2、倚音在山歌中的运用 | 第34-35页 |
3、均等型节奏在山歌中的运用 | 第35-37页 |
四、兴国方言对兴国山歌的调式的影响 | 第37-39页 |
1、徵调式 | 第37-38页 |
2、离调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革命时期的兴国山歌 | 第39-43页 |
一、在山歌的旋律上表现出叙事类山歌与遥唱体山歌的综合特点 | 第39-40页 |
二、在山歌的歌词上更多的表现出平铺直叙的语言创作特色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