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课题的来源、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复合材料结构极限强度研究进展简述 | 第13-16页 |
·复合材料层合板板壳的极限分析 | 第13-15页 |
·复合材料层合加筋板壳的极限分析 | 第15-16页 |
·复合材料船体的极限强度分析 | 第16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19-28页 |
·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损伤分析力学模型 | 第19-24页 |
·各向异性单层板的本构关系 | 第19-23页 |
·经典层合板理论 | 第23-24页 |
·非线性有限元 | 第24-27页 |
·几何非线性有限元 | 第24-25页 |
·材料失效准则 | 第25-26页 |
·刚度退化方法 | 第26-27页 |
·初始几何缺陷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层合板和层合加筋板极限强度分析 | 第28-39页 |
·层合板和层合加筋板极限强度强度 | 第28-34页 |
·分析步骤 | 第28页 |
·实验描述 | 第28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28-30页 |
·极限分析 | 第30页 |
·比较分析 | 第30-31页 |
·铺层方式对层合板轴向压缩极限强度的影响 | 第31-33页 |
·板厚对层合板轴向压缩极限强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层合加筋板轴向极限强度 | 第34-38页 |
·实验描述 | 第35页 |
·极限分析 | 第35-37页 |
·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复合材料船体梁总纵极限强度分析方法 | 第39-48页 |
·复合材料船体梁极限强度定义 | 第39页 |
·复合材料船体梁极限弯矩直接计算方法 | 第39-41页 |
·显式有限元法 | 第39-41页 |
·显式有限元的稳定性 | 第41页 |
·复合材料极限弯矩渐进破坏分析法 | 第41-46页 |
·分析假定 | 第41-42页 |
·关键构件单元 | 第42页 |
·关键构件单元轴向拉伸压缩分析 | 第42-45页 |
·渐进破坏分析法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基于ABAQUS的复合材料船体梁极限强度分析的二次开发 | 第48-77页 |
·ABAQUS二次开发方法 | 第48-51页 |
·用户子程序 | 第48-49页 |
·内核脚本 | 第49-50页 |
·GUI脚本 | 第50-51页 |
·复合材料船体梁极限强度直接计算模块开发 | 第51-55页 |
·模块流程 | 第51-53页 |
·界面 | 第53-55页 |
·复合材料船体梁极限强度渐进破坏模块开发 | 第55-57页 |
·模块流程 | 第55-56页 |
·界面 | 第56-57页 |
·实例验证 | 第57-76页 |
·有限元直接计算方法 | 第59-68页 |
·渐进破坏分析方法 | 第68-72页 |
·铺层对复合材料船极限强度影响分析 | 第72-74页 |
·方法评估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复合材料船体梁含脱层损伤极限强度分析 | 第77-87页 |
·正交各向异性单层板的强度理论 | 第77-79页 |
·平面应力状态(二向)最大应力理论 | 第77页 |
·平面应力状态(二向)最大应变理论 | 第77-78页 |
·蔡-希尔(Tsai-Hill)理论 | 第78页 |
·Hoffman理论 | 第78页 |
·Tsai-Wu理论 | 第78-79页 |
·复合材料层合板损伤理论 | 第79-81页 |
·层合板脱层准则 | 第79-80页 |
·面内失效准则 | 第80-81页 |
·刚度退化准则 | 第81页 |
·复合材料层合板损伤数值分析 | 第81-83页 |
·考虑脱层的复合材料船体梁极限强度分析 | 第83-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 第87-88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6页 |
附录 | 第96-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