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2-2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1 国家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的要求 | 第12页 |
1.1.2 信息化背景下翻转课堂的兴起 | 第12-13页 |
1.1.3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情况 | 第13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1.2.1 “翻转课堂”受师生欢迎 | 第13页 |
1.2.2 “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的局限性 | 第13-14页 |
1.2.3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资源呈现现状 | 第14页 |
1.3 研究设计 | 第14-23页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20页 |
1.3.4 研究工具设计 | 第20-2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3-37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2.1.1 翻转课堂 | 第23-24页 |
2.1.2 课内翻转课堂 | 第24-25页 |
2.1.3 ITtools3.0 | 第25页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5-34页 |
2.2.1 国外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2.2.2 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 第28-32页 |
2.2.3 国内课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 第32-34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34-37页 |
2.3.1 发现学习理论 | 第34页 |
2.3.2 掌握学习理论 | 第34-35页 |
2.3.3 混合学习理论 | 第35页 |
2.3.4 学习金字塔理论 | 第35-37页 |
3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研究 | 第37-45页 |
3.1 研究对象及环境 | 第37页 |
3.2 调查结果 | 第37-43页 |
3.2.1 教师访谈结果 | 第37-41页 |
3.2.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3.2.3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3.3 基于ITtools平台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内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43-45页 |
3.3.1 必要性 | 第43页 |
3.3.2 可行性 | 第43-45页 |
4 基于ITtools平台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内翻转教学策略的初步建构 | 第45-53页 |
4.1 平台搭建 | 第45-48页 |
4.1.1 超级后台基本架构 | 第45-46页 |
4.1.2 教师角色 | 第46页 |
4.1.3 学生角色 | 第46-48页 |
4.1.4 设置机房IP、机房座位模型 | 第48页 |
4.2 平台资源建设 | 第48-49页 |
4.2.1 平台共享资源 | 第48-49页 |
4.2.2 自建资源 | 第49页 |
4.3 基于ITtools平台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内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的初步建构. | 第49-53页 |
4.3.1 备课阶段 | 第50页 |
4.3.2 上课阶段 | 第50-53页 |
5.基于ITtools平台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内翻转教学策略研究 | 第53-78页 |
5.1 实施方案 | 第53-55页 |
5.1.1 研究准备 | 第53-54页 |
5.1.2 研究效果评价工具 | 第54-55页 |
5.1.3 实践流程 | 第55页 |
5.2 第一轮基于ITtools平台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内翻转教学策略研究 | 第55-62页 |
5.2.1 教学分析 | 第55-56页 |
5.2.2 学习资源组织 | 第56-59页 |
5.2.3 教学活动流程 | 第59-60页 |
5.2.4 教学效果分析 | 第60页 |
5.2.5 教学反思和建议 | 第60-62页 |
5.3 第二轮基于ITtools3.0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内翻转教学策略研究 | 第62-70页 |
5.3.1 教学分析 | 第62-63页 |
5.3.2 学习资源组织 | 第63-66页 |
5.3.3 教学活动流程 | 第66-67页 |
5.3.4 教学效果分析 | 第67-68页 |
5.3.5 教学反思和建议 | 第68-70页 |
5.4 第三轮基于ITtools3.0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内翻转教学策略研究 | 第70-78页 |
5.4.1 教学分析 | 第70-71页 |
5.4.2 学习资源组织 | 第71-75页 |
5.4.3 教学活动流程 | 第75-76页 |
5.4.4 教学效果分析与反思 | 第76-78页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78-86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78-84页 |
6.1.1 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 第78-81页 |
6.1.2 研究结论 | 第81-84页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84-86页 |
6.2.1 不足之处 | 第84页 |
6.2.2 研究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90-91页 |
附录 | 第91-98页 |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 第91-92页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第92-95页 |
附录三 课堂观察记录 | 第95-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