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粮食加工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产品标准与检验论文

基于EDXRF技术的小麦中9种矿物元素快速检测方法及产地判别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缩略词表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15页
    1.2 小麦产业发展状况第15-20页
        1.2.1 我国小麦的生产现状第15-17页
        1.2.2 我国小麦地理分布第17-19页
        1.2.3 我国小麦的品种及营养成分第19页
        1.2.4 小麦重金属污染状况第19-20页
    1.3 小麦中矿物元素检测方法研究现状第20-21页
    1.4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第21-28页
        1.4.1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22-23页
        1.4.2 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原理第23-25页
        1.4.3 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5-27页
        1.4.4 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食品中的应用第27-28页
    1.5 小麦产地识别研究现状第28-29页
    1.6 主要研究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小麦样本预处理及元素含量测定第31-40页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31-32页
    2.2 样本制备第32-33页
        2.2.1 样品的收集第32页
        2.2.2 小麦粉样本的压片第32-33页
    2.3 预处理方法对元素X荧光强度的影响第33-35页
        2.3.1 压片压力的选择第33-34页
        2.3.2 小麦粉粒度优选第34-35页
    2.4 小麦元素测定仪器参数选择第35-36页
    2.5 小麦元素含量的ICP-AES测定第36-38页
        2.5.1 湿法消解第36-37页
        2.5.2 小麦粉元素的ICP-AES测定波长确定第37页
        2.5.3 ICP-AES准确度和精密度分析第37-38页
    2.6 元素标准曲线建立第38-39页
    2.7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小麦粉中矿物元素含量校正模型的建立第40-61页
    3.1 基于峰面积法的元素含量校正模型准确性的验证第40-44页
        3.1.1 基于峰面积法校正模型的计算值和真值比较第42-43页
        3.1.2 峰边界值对元素含量预测的影响第43-44页
    3.2 光谱预处理和PLSR建模的基本原理第44-49页
        3.2.1 几种常用的光谱预处理方法第44-47页
        3.2.2 样本集的划分及异常样本的剔除第47页
        3.2.3 PLSR定量校正模型第47-48页
        3.2.4 校正模型的性能评价方法第48-49页
    3.3 小麦粉矿物元素含量校正模型的建立第49-59页
        3.3.1 轻质元素含量校正模型的建立第50-56页
        3.3.2 非轻质元素含量校正模型的建立第56-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四章 基于矿物元素含量的小麦产地判别方法研究第61-76页
    4.1 7个产地小麦粉元素含量的方差分析第61-64页
    4.2 小麦中矿物元素含量的主成分分析第64-67页
        4.2.1 7个产地小麦矿物元素含量的主成分分析第64-66页
        4.2.2 5个产地小麦矿物元素含量的主成分分析第66-67页
    4.3 判别模型建立相关原理第67-69页
        4.3.1 几种常用的判别分析方法第67-69页
        4.3.2 逐步判别法建模步骤第69页
        4.3.3 判别模型性能的验证方法第69页
    4.4 不同产地小麦判别分类第69-74页
        4.4.1 7省份小麦产地判别模型建立及性能验证第69-72页
        4.4.2 5省份小麦产地判别模型建立及性能验证第72-74页
    4.5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第76-78页
    5.1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第76-77页
    5.2 研究创新点第77页
    5.3 展望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7页
附录第87-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超声预处理的玉米胚芽大分子多肽酶法制备及其降血压和免疫活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声学特性水果硬度检测系统与应用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