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背景 | 第11页 |
1.1.2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背景 | 第11页 |
1.1.3 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中学课程教育中(时代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有利于实现地理教学的目标 | 第12页 |
1.2.2 有利于提高地理学科的地位 | 第12-13页 |
1.2.3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 第13页 |
1.2.4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 第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6 论文的创新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研究基础及概念界定 | 第21-25页 |
2.1 研究基础 | 第21-22页 |
2.1.1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 | 第21-22页 |
2.1.2 学习迁移理论 | 第22页 |
2.2 概念界定 | 第22-25页 |
2.2.1 课程资源 | 第22-23页 |
2.2.2 地理课程资源 | 第23页 |
2.2.3 诗歌地理课程资源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诗歌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分析 | 第25-37页 |
3.1 教学实践 | 第25-26页 |
3.1.1 教学设计介绍 | 第25页 |
3.1.2 教学设计要点展示 | 第25-26页 |
3.2 问卷调查 | 第26-36页 |
3.2.1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 第26-27页 |
3.2.2 问卷的设置 | 第27页 |
3.2.3 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和分析 | 第27-35页 |
3.2.4 小结 | 第35-36页 |
3.3 结论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诗歌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 第37-51页 |
4.1 诗歌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 | 第37-40页 |
4.1.1 诗歌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路 | 第37-38页 |
4.1.2 诗歌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 第38-39页 |
4.1.3 中学地理知识体系 | 第39-40页 |
4.2 诗歌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标准 | 第40-41页 |
4.2.1 蕴含地理现象知识 | 第40-41页 |
4.2.2 蕴含地理原理知识 | 第41页 |
4.3 诗歌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结构 | 第41-51页 |
4.3.1 诗歌中的自然地理知识 | 第42-47页 |
4.3.2 诗歌中的人文地理知识 | 第47-51页 |
第五章 诗歌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 | 第51-63页 |
5.1 诗歌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实践原则 | 第51-52页 |
5.1.1 适度性 | 第51页 |
5.1.2 针对性 | 第51页 |
5.1.3 准确性 | 第51-52页 |
5.1.4 思想性 | 第52页 |
5.2 诗歌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策略 | 第52-53页 |
5.2.1 补充与拓展 | 第52页 |
5.2.2 迁移与升华 | 第52-53页 |
5.2.3 应用与实践 | 第53页 |
5.3 诗歌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层次 | 第53-57页 |
5.3.1 第一层次:课堂导入与作业检验 | 第54页 |
5.3.2 第二层次:诗歌在教学中的综合运用 | 第54-56页 |
5.3.3 第三层次:人文素养的渗透教育 | 第56-57页 |
5.4 应用实践案例 | 第57-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3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附录1 | 第67-75页 |
附录2 | 第75-79页 |
附录3 | 第79-89页 |
附录4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