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三、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13-15页 |
四、语料来源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是..的”句式的本体研究 | 第16-26页 |
一、“是..的”句式的句法分析 | 第16-19页 |
(一)“是..的”句(A)的句法特点 | 第16-17页 |
(二)“是..的”句(B)的句法特点 | 第17-19页 |
二、“是..的”句式的歧义分析 | 第19-21页 |
(一)“是..的”句式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 | 第19-20页 |
(二)分化“是..的”句式歧义的方法 | 第20-21页 |
三、“是..的”句式的语用分析 | 第21-26页 |
(一)“是..的”句(A)的语用分析 | 第21-23页 |
(二)“是..的”句(B)的语用分析 | 第23-26页 |
第二章 韩国留学生习得“是..的”句式的偏误类型分析 | 第26-38页 |
一、S1“主语+是+状语+动/动词性词组+的+(宾语)”的偏误分析 | 第28-30页 |
二、S2“主语+是+主谓短语+的”的偏误分析 | 第30-31页 |
三、S4“主语+是+能愿动词+动+的”的偏误分析 | 第31-33页 |
四、S5“主语+是+动/形+可能补语+的”的偏误分析 | 第33-34页 |
五、S6“主语+是+状+形+的”的偏误分析 | 第34-35页 |
六、小结 | 第35-38页 |
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习得“是..的”句式的偏误原因及教学建议 | 第38-50页 |
一、韩国留学生习得“是..的”句式的偏误原因 | 第38-43页 |
(一)语言本体因素 | 第38-39页 |
(二)学习者因素 | 第39-41页 |
(三)教材因素 | 第41-43页 |
(四)教学因素 | 第43页 |
二、针对“是..的”句式的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 第43-50页 |
(一)对促进学生学习的建议 | 第44-45页 |
(二)对完善教材的建议 | 第45-46页 |
(三)对提高教学水平的建议 | 第46-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