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就知道”结构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7页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7-10页
        1.1.1 选题依据第7-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就知道”研究现状第10页
        1.2.2“就”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3“知道”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研究方法第15页
    1.4 创新之处第15页
    1.5 语料来源第15-17页
第二章“就知道”在汉语中使用情况分析第17-33页
    2.1“就知道1”第18-23页
        2.1.1 句法结构第18页
        2.1.2 连词“就”的分析第18页
        2.1.3“就知道1”宾语分析第18-19页
        2.1.4“就知道1”与“不就知道”的区别第19-21页
        2.1.5 “就知道 1”和“一……就知道”辨析第21-23页
    2.2“就知道2”第23-24页
        2.2.1“就知道2”的语义内涵第23-24页
        2.2.2“就知道2”各要素分析第24页
    2.3“就知道3”第24-31页
        2.3.1“就知道3”表达不同语气的原因第25-27页
        2.3.2 “你就知道……!”责训句研究第27-28页
        2.3.3 责训句“你就知道”与“别就知道……”的区别第28-31页
    2.4“就知道4”第31-33页
        2.4.1“就知道4”的语义内涵第31页
        2.4.2“就知道4”和“就知道3”的区别第31-32页
        2.4.3“就知道4”和“就知道2”的区别第32-33页
第三章“就知道”结构的对外汉语教学第33-40页
    3.1 偏误分析第33-36页
        3.1.1 调查问卷说明第33-34页
        3.1.2 偏误情况第34-35页
        3.1.3 偏误产生的原因第35-36页
    3.2 教学建议第36-40页
        3.2.1 重视语感教学第36页
        3.2.2 英汉对比教学第36-39页
        3.2.3 相似结构教学第39-40页
第四章 结语第40-41页
致谢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附录“就知道”结构的测试问卷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X就Y”“光X就Y”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下一篇:小说中的“揭丑”与“怀旧”—对陪都重庆城市想象的两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