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材论文--算术、计算论文

不同MPCK水平幼儿园教师区域数学活动师幼互动现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22页
    1.1 选题缘由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第10页
    1.3 研究意义第10页
        1.3.1 理论意义第10页
        1.3.2 实践意义第10页
    1.4 文献综述第10-17页
        1.4.1 关于教师PCK与MPCK研究现状第10-13页
        1.4.2 区域数学活动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3 师幼互动现状研究第14-16页
        1.4.4 小结第16-17页
    1.5 概念界定第17-19页
        1.5.1 学科教学知识(PCK)与数学学科教学知识(MPCK)第17-18页
        1.5.2 区域数学活动第18页
        1.5.3 师幼互动第18-19页
    1.6 研究方法第19-22页
        1.6.1 研究对象选取第19页
        1.6.2 研究方法第19-21页
        1.6.3 研究资料的分析处理以及信度与效度检验第21-22页
第2章 对不同MPCK水平教师与其班级幼儿互动现状的分析第22-42页
    2.1 Q幼儿园6名幼儿园教师MPCK水平现状第22-24页
        2.1.1 MPCK水平测验的实施第22页
        2.1.2 MPCK测评标准及6位幼儿园教师MPCK水平现状第22-24页
    2.2 6位幼儿园教师区域数学活动师幼互动的观察实施与数据整理第24-26页
        2.2.1 现场观察方法的实施第24-25页
        2.2.2 数据整理与分析第25-26页
    2.3 6名幼儿园教师区域数学活动师幼互动在PCK三要素方面的差异第26-35页
        2.3.1 不同MPCK水平教师师幼互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教育内容知识”的差异第26-29页
        2.3.2 不同MPCK水平教师师幼互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教育对象的知识”的差异第29-32页
        2.3.3 不同MPCK水平教师师幼互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策略方面的差异.第32-35页
    2.4 不同MPCK水平幼儿园教师数学活动师幼互动中的“数学性”分析第35-42页
        2.4.1 不同MPCK水平教师对幼儿数学过程性知识的关注第35-37页
        2.4.2 不同MPCK水平教师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关注第37-38页
        2.4.3 不同MPCK水平教师对于幼儿元认知的关注第38-40页
        2.4.4 不同MPCK水平幼儿园教师区域数学活动师幼互动对于幼儿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差异第40-42页
第3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反思第42-50页
    3.1 研究结论第42-43页
        3.1.1 6名幼儿园教师MPCK水平之间存在差异第42页
        3.1.2 6名幼儿园教师区域数学活动师幼互动在PCK三要素方面存在差异.第42页
        3.1.3 6名幼儿园教师区域数学活动师幼互动在数学性方面存在差异第42-43页
    3.2 研究建议第43-49页
        3.2.1 保证区域活动时间第43-44页
        3.2.2 在区域数学活动师幼互动中,教师要掌握好“接发球”的节奏第44-46页
        3.2.3 园本教研中,利用“学习故事”解读,提高教师的MPCK水平第46-47页
        3.2.4 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应注重MPCK的培养第47-49页
    3.3 研究反思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第53-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角色认知的现状研究
下一篇:大班幼儿游戏时长与积木建构水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