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特色 | 第10-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2.1 畏难情绪的内容研究 | 第11-17页 |
2.1.1 畏难情绪的概念界定 | 第11页 |
2.1.2 畏难情绪的理论构建和影响因素 | 第11-17页 |
2.2 心理情景剧的内容研究 | 第17-23页 |
2.2.1 心理情景剧的历史及现状 | 第17-19页 |
2.2.2 心理情景剧的治疗过程 | 第19页 |
2.2.3 心理情景剧表演形式 | 第19-22页 |
2.2.4 与畏难情绪相关的心理情景剧现状 | 第22-23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3-31页 |
3.1 研究目标 | 第23页 |
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23-24页 |
3.4 研究思路图 | 第24页 |
3.5 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3.5.1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3.5.2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3.5.3 研究工具 | 第25-26页 |
3.5.4 技术路线 | 第26页 |
3.6 心理剧组员的选择 | 第26-27页 |
3.7 心理剧开展计划 | 第27页 |
3.8 心理剧的主题制定 | 第27-29页 |
3.9 心理剧的方案设计 | 第29-31页 |
4. 心理剧的辅导过程及成员的个案记录 | 第31-46页 |
4.1 心理剧的开始阶段 | 第31-32页 |
4.2 心理剧的治疗阶段 | 第32-42页 |
4.2.1 心理剧主题:考试焦虑 | 第32-36页 |
4.2.2 心理剧主题:交际恐惧 | 第36-38页 |
4.2.3 心理剧主题:负性评价 | 第38-40页 |
4.2.4 心理剧主题:建立自信心 | 第40-42页 |
4.3 心理剧的结束阶段 | 第42-46页 |
5. 干预结果与分析 | 第46-51页 |
5.1 测试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5.1.1 被试干预前心理测验的结果比较 | 第46页 |
5.1.2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后测分析比较 | 第46-47页 |
5.1.3 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的的显著性差异检验 | 第47-48页 |
5.1.4 对畏难情绪中四个量表中的多维度分析 | 第48页 |
5.1.5 口语表达问卷分析 | 第48-50页 |
5.2 两个月后的被试的跟踪回馈 | 第50-51页 |
6. 讨论和小结 | 第51-54页 |
6.1 研究结果 | 第51页 |
6.2 英语心理情景剧在改善口语表达中畏难情绪的积极意义 | 第51-53页 |
6.2.1 在自尊自信心的应用 | 第51-52页 |
6.2.2 在自我效能感的应用 | 第52页 |
6.2.3 在焦虑的应用 | 第52页 |
6.2.4 在口语表达上的应用 | 第52-53页 |
6.3 研究局限和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一:高职生英语口语表达的畏难情绪的调查问卷 | 第58-63页 |
附录二:英语口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 | 第63-64页 |
附录三:心理剧个案访谈问卷 | 第64-65页 |
附录四:2013年10月20日pet-3口语测试题 | 第65-69页 |
附录五:2013年11月30日pet-3口语测试题 | 第69-73页 |
附录六:2013年12月20日pet-3口语测试题 | 第73-77页 |
附录七:团体誓言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