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理论论文

发动机冷却水腔沸腾换热模型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符号说明第14-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23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5-16页
    1.2 沸腾换热机理概要第16-19页
        1.2.1 池内沸腾第17-18页
        1.2.2 管内流动沸腾第18-19页
    1.3 沸腾换热研究现状第19-22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9-21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21-22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2章 沸腾换热试验系统第23-37页
    2.1 试验台搭建第23-28页
        2.1.1 试验台设计思路第23-24页
        2.1.2 试验台搭建过程第24-28页
    2.2 试验系统简介第28-32页
        2.2.1 试验台流程图第28-29页
        2.2.2 工作系统介绍第29-31页
        2.2.3 密封工作及其他注意事项第31-32页
    2.3 试验方法第32-35页
        2.3.1 试验步骤第32-33页
        2.3.2 参数测量方法第33-35页
    2.4 数据处理第35-36页
        2.4.1 壁面温度计算第35页
        2.4.2 热流密度计算第35-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沸腾换热模型的数学描述第37-51页
    3.1 单相均质流沸腾换热模型描述第37-41页
        3.1.1 单相均质流模型基本方程第37-38页
        3.1.2 空泡份额推导第38-39页
        3.1.3 质量含气率控制方程第39-41页
    3.2 沸腾换热量模型介绍第41-44页
        3.2.1 Chen模型第41-42页
        3.2.2 Rohsenow模型第42-43页
        3.2.3 Franz模型第43-44页
    3.3 试验数据分析第44-47页
        3.3.1 流速对换热的影响第44-45页
        3.3.2 温度对换热的影响第45-46页
        3.3.3 压力对换热的影响第46-47页
    3.4 沸腾换热量模型的数学建模第47-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缸盖水腔沸腾换热的流-固耦合数值分析及试验验证第51-77页
    4.1 缸盖沸腾冷却的数值计算第51-54页
        4.1.1 流-固耦合计算流程第51-52页
        4.1.2 226-B型柴油机冷却系统几何建模第52-53页
        4.1.3 冷却系统CFD分析边界条件第53-54页
        4.1.4 缸盖温度场边界条件第54页
    4.2 226-B型柴油机缸盖温度验证试验第54-63页
        4.2.1 试验系统简介第55-56页
        4.2.2 温度测量方法及测点布置第56-60页
        4.2.3 测量误差分析第60-61页
        4.2.4 试验结果分析第61-63页
    4.3 冷却系统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第63-74页
        4.3.1 缸盖冷却水腔流动分析第63-66页
        4.3.2 缸盖冷却水腔壁面换热系数分析第66-67页
        4.3.3 缸盖温度场分析第67-70页
        4.3.4 Duets226-B型柴油机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对比第70-72页
        4.3.5 不同沸腾换热量模型的仿真结果对比第72-74页
    4.4 本章小结第74-77页
第5章 全文工作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5.1 全文总结第77-78页
    5.2 研究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8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4-8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移动式相变蓄热装置蓄放热特性实验与数值计算研究
下一篇:基于锅炉及工业窑炉中高温烟气余热利用的超临界CO2发电循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