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采暖论文

移动式相变蓄热装置蓄放热特性实验与数值计算研究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符号说明第16-17页
1 绪论第17-2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7-18页
    1.2 工业余热资源特点及利用技术第18-20页
        1.2.1 工业余热资源特点第18-19页
        1.2.2 工业余热资源利用技术第19-20页
    1.3 移动式相变蓄热技术在工业余热资源回收中的应用第20-24页
    1.4 相变蓄热材料强化换热研究现状第24-26页
        1.4.1 增设翅片或肋片强化传热第24页
        1.4.2 相变蓄热材料组合式强化传热第24页
        1.4.3 添加高导热系数材料强化传热第24-25页
        1.4.4 相变蓄热材料微封装技术强化传热第25-26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6-29页
2 蓄热相变传热过程及移动式蓄热相变材料性能分析第29-39页
    2.1 相变传热分析第29页
    2.2 相变传热数学模型第29-31页
        2.2.1 温度法模型第29-30页
        2.2.2 焓法模型第30-31页
    2.3 数值计算中Solidification/Melting模型第31页
    2.4 相变传热中自然对流问题及数值计算求解方法第31-33页
    2.5 相变蓄热材料的分析第33-38页
        2.5.1 相变蓄热材料分类及优缺点第33-35页
        2.5.2 相变蓄热材料的性能分析第35-38页
    2.6 小结第38-39页
3 相变蓄热装置蓄放热特性实验研究第39-57页
    3.1 实验目的第39页
    3.2 移动式相变蓄热装置的设计第39-41页
    3.3 实验系统、研究工况及步骤第41-44页
        3.3.1 实验系统第41-42页
        3.3.2 实验研究工况第42-43页
        3.3.3 实验步骤第43-44页
    3.4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第44-45页
        3.4.1 直接测量误差分析第44页
        3.4.2 间接测量误差分析第44-45页
        3.4.3 换热量测量误差分析第45页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5-52页
        3.5.1 蓄热过程相变蓄热材料温度及熔化曲线分析第45-49页
        3.5.2 放热过程相变蓄热材料温度及凝固曲线分析第49-52页
    3.6 蓄热装置性能分析第52-54页
        3.6.1 蓄放热量及其无量纲数分析第52页
        3.6.2 蓄放热速率分析第52-54页
    3.7 小结第54-57页
4 移动蓄热相变过程的数值模拟与材料选取第57-75页
    4.1 蓄热单元几何模型及数学模型第58-60页
        4.1.1 蓄热单元几何模型第58-59页
        4.1.2 数学模型第59-60页
    4.2 模型网格划分与数值计算方法第60-61页
        4.2.1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第60页
        4.2.2 数值计算方法第60-61页
    4.3 模型计算结果验证第61-63页
        4.3.1 网格独立性验证第61-62页
        4.3.2 计算模型的验证第62-63页
    4.4 蓄热过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63-68页
        4.4.1 蓄热装置蓄放热量及蓄放热速率第63页
        4.4.2 不同相变蓄热材料蓄热量及平均蓄热速率第63-65页
        4.4.3 蓄热过程模拟结果云图分析第65-68页
    4.5 放热过程中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68-73页
        4.5.1 不同相变蓄热材料放热量及平均放热速率第68-69页
        4.5.2 放热过程模拟结果云图分析第69-73页
    4.6 小结第73-75页
5 移动相变蓄热装置结构优化数值模拟研究第75-85页
    5.1 翅片开孔对蓄放热性能的影响第75-78页
    5.2 横肋对蓄放热性能的影响第78-80页
    5.3 翅片间距对蓄放热性能的影响第80-81页
    5.4 翅片厚度对蓄放热性能的影响第81-83页
    5.5 小结第83-8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5-89页
    6.1 本文结论第85-87页
    6.2 本文创新点第87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7页
致谢第97-9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第98-99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能源消费低碳化的金融支持研究
下一篇:发动机冷却水腔沸腾换热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