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句驱动策略在英汉同传中的应用--以TED演讲‘英国脱欧后何去何从模拟同传实践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论文框架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同声传译与顺句驱动策略 | 第12-21页 |
第一节 同声传译概述 | 第12-14页 |
一、同声传译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同声传译的同步性与即时性特点 | 第13页 |
三、同声传译的认知负荷模型 | 第13-14页 |
第二节 顺句驱动策略概述 | 第14-20页 |
一、顺句驱动策略的特点和步骤 | 第15-16页 |
二、英汉同传中使用顺句驱动策略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三、英汉同传中使用顺句驱动策略的可行性 | 第17-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英汉同传模拟实践中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21-29页 |
第一节 英汉同传模拟实践中主要问题 | 第21-22页 |
一、传译节奏混乱 | 第21-22页 |
二、误译、漏译 | 第22页 |
三、译文不连贯 | 第22页 |
第二节 英汉同传模拟实践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第22-28页 |
一、断句不合理 | 第22-24页 |
二、英汉语言结构差异 | 第24-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顺句驱动策略下具体应对技巧 | 第29-42页 |
第一节 合理灵活断句 | 第29-35页 |
一、同步法 | 第30-32页 |
二、分裂法 | 第32-33页 |
三、融合法 | 第33-35页 |
第二节 综合应用衔接技巧 | 第35-38页 |
一、增补 | 第35-36页 |
二、重复 | 第36-37页 |
三、转换 | 第37-38页 |
第三节 辅助运用其它技巧 | 第38-41页 |
一、简化 | 第39-40页 |
二、归纳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