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MOOC在我国高校本土化建设初探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13-33页
    一、研究目的第15-17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7-19页
    三、MOOC研究现状第19-31页
    四、核心概念界定第31页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第31-33页
第一章 MOOC的诞生与演变第33-50页
    第一节 MOOC的诞生与演变第33-43页
        一、MOOC的诞生第33-36页
        二、不同形式的MOOC第36-39页
        三、MOOC的演变第39-43页
    第二节 MOOC的本质与基本特征第43-50页
        一、MOOC学习流程第43-44页
        二、MOOC的本质第44-47页
            (一) MOOC不是远程教育第44-45页
            (二) MOOC不是网络公开课第45-46页
            (三) MOOC以“学”为中心第46-47页
        三、MOOC的基本特征第47-48页
        四、MOOC的不足第48-50页
第二章 国外MOOC的运行第50-80页
    第一节 平台建设及开放程度第50-61页
        一、平台建设主体及资金来源第50-60页
        二、平台开放对象第60-61页
    第二节 课程建设第61-66页
        一、课程来源及质量监控第61-63页
        二、课程类别第63-65页
        三、课程开放时间第65-66页
    第三节 教学管理第66-70页
        一、日趋完善的教学管理第66-68页
        二、身份验证第68-69页
        三、学习结果认定第69-70页
    第四节 盈利模式第70-75页
        一、企业培训第70-71页
        二、学分认证第71-72页
        三、签名认证证书第72页
        四、系列课程证书第72-73页
        五、在线学位第73-74页
        六、增值服务第74页
        七、平台租借费用第74-75页
    第五节 对国外MOOC运行模式的评述第75-80页
        一、政府、高校及企业积极推进MOOC发展第75页
        二、制定完善的服务条款第75-78页
        三、重视社交互动第78页
        四、学习数据收集第78页
        五、全球化战略第78-79页
        六、精英化合作路线第79-80页
第三章 中国MOOC运行模式分析第80-107页
    第一节 平台建设及开放程度第80-91页
        一、平台建设主体第80-89页
        二、平台开放对象第89-91页
    第二节 课程建设第91-101页
        一、课程来源及质量保障第91-97页
        二、课程类别第97-100页
        三、课程开放时间第100-101页
    第三节 教学管理第101-103页
        一、日常教学管理第101-102页
        二、考核及学习结果认定第102-103页
    第四节 盈利模式第103-107页
        一、学分互认第104页
        二、签名认证证书第104-105页
        三、在线学位第105页
        四、SPOC第105页
        五、企业MOOC平台收费课程第105-106页
        六、职业证书第106-107页
第四章 对我国MOOC运行模式的评析第107-128页
    第一节 平台建设第108-117页
        一、平台重复建设第108-110页
        二、政府反应滞后第110页
        三、平台开放度不够第110-111页
        四、平台利用度不高第111-117页
    第二节 课程建设第117-123页
        一、课程制作限于名校第117-119页
        二、课程开放时间第119-120页
        三、课程质量缺乏有效监控第120-121页
        四、现有MOOC资源不丰富第121-122页
        五、课程开发难度大第122-123页
    第三节 教学管理第123-125页
        一、学生主体性体现不足第124页
        二、评价、考核方式不健全第124-125页
    第四节 经费来源第125-128页
        一、经费投入较大第125页
        二、盈利模式不清晰第125-128页
第五章 优化我国MOOC的对策建议第128-152页
    第一节 平台建设第128-136页
        一、高校间加强合作,促进优质资源共享第128-129页
        二、政府主导第129-130页
        三、保持MOOC的开放免费第130页
        四、加大MOOC的宣传第130-131页
        五、高校引入MOOC第131-135页
        六、多方合作第135-136页
    第二节 课程建设第136-144页
        一、课程制作第136-138页
        二、增加课程开放度第138-139页
        三、加强课程质量监控第139-141页
        四、丰富MOOC课程资源第141-144页
    第三节 教学管理第144-148页
        一、加强虚拟学习社区的反馈作用第144-146页
        二、组织线下见面会第146-147页
        三、开通微信公众号第147页
        四、利用学习分析技术,促进教与学的改革第147页
        五、完善学分认证考核方式第147-148页
    第四节 经费保障第148-152页
        一、增加资金渠道第149页
        二、积极探索盈利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第149-152页
结论第152-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67页
附录第167-171页
后记 (致谢)第171-1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道路系统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