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

古丈方言高元音[i]的舌叶化音变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2 研究对象第14-17页
        1.2.1 古丈县概况第14-15页
        1.2.2 古丈方言研究概况第15-17页
    1.3 研究综述第17-24页
        1.3.1 高元音[i]音变的研究概况第17-21页
        1.3.2 古丈周边方言高元音[i]的研究概况第21-24页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24-26页
        1.4.1 研究意义第24-25页
        1.4.2 研究方法第25-26页
第2章 古丈方言高元音的音系格局第26-37页
    2.1 古丈方言音系第26-30页
        2.1.1 音系描写第26-28页
        2.1.2 语音特点第28-30页
    2.2 古丈话高元音舌叶化音变第30-35页
        2.2.1 音变对韵母的影响第30-33页
        2.2.2 音变涉及的声母第33-35页
    2.3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3章 古丈方言高元音[i]舌叶化的声学实验第37-58页
    3.1 高元音舌叶化的声学特征第37-40页
        3.1.1 共振峰及声学元音图第38页
        3.1.2 宽窄带语图第38-39页
        3.1.3 波形图以及二维频谱图第39页
        3.1.4 谐躁比(HNR)第39页
        3.1.5 舌位图与颚位图第39-40页
    3.2 实验方法第40-42页
        3.2.1 录音方法第40-41页
        3.2.2 测量方法第41-42页
        3.2.3 字表设计第42页
    3.3 古丈方言高元音舌叶化实验分析第42-56页
        3.3.1 共振峰及声学元音图第43-46页
        3.3.2 宽窄带语图第46-48页
        3.3.3 波形图以及二维频谱图第48-50页
        3.3.4 谐躁比(HNR)第50-52页
        3.3.5 舌面位置与颚位图第52-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4章 高元音舌叶化的认识第58-78页
    4.1 高元音舌叶化的本质第58-69页
        4.1.1 历时层面考察第58-65页
        4.1.2 共时层面考察第65-69页
    4.2 高元音“舌叶化”与“擦化”的关系第69-72页
        4.2.1 “擦化”说第70页
        4.2.2     “舌叶化”说第70-71页
        4.2.3 “舌叶化”与“擦化”第71-72页
    4.3 古丈方言高元音舌叶化的原因及发展推测第72-77页
        4.3.1 古丈方言高元音舌叶化的原因第73-75页
        4.3.2 古丈方言高元音舌叶化的发展第75-77页
    4.4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结语第78-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8-90页
附录B (录音用表)第90-96页
致谢第96-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夏县方言的体貌系统
下一篇:韩国职业高中韩方教师汉语公开课教学模式分析--以丽水情报科学高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