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微信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综述 | 第12-13页 |
1.1.1 地理教育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 第12页 |
1.1.2 转变初中地理教学模式的需要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国内外中学地理教育信息化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1.3.2 微信研究与使用发展概况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1 文献分析法 | 第16页 |
1.4.2 设计研究法 | 第16页 |
1.4.3 实验研究法 | 第16页 |
1.4.4 问卷调查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理论依据与实践调查 | 第17-23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2.1.1 微信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移动学习的概念 | 第17-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9页 |
2.2.2 地理教学理论 | 第19-20页 |
2.2.3 自主学习理论 | 第20页 |
2.3 实践调查与分析 | 第20-23页 |
2.3.1 学生访谈分析 | 第20-21页 |
2.3.2 教师访谈分析 | 第21-23页 |
第3章 微信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原则与特点 | 第23-28页 |
3.1 微信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第23-24页 |
3.1.1 移动智能终端在中学生中普及 | 第23页 |
3.1.2 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低廉的使用成本 | 第23-24页 |
3.1.3 操作简单,技术门槛低 | 第24页 |
3.2 微信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原则 | 第24-26页 |
3.2.1 科学性原则 | 第24页 |
3.2.2 主体性原则 | 第24-25页 |
3.2.3 直观性原则 | 第25页 |
3.2.4 趣味性原则 | 第25页 |
3.2.5 推广性原则 | 第25-26页 |
3.3 微信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特点 | 第26-28页 |
3.3.1 模块化特点 | 第26页 |
3.3.2 开放性特点 | 第26页 |
3.3.3 探究性特点 | 第26页 |
3.3.4 协作性特点 | 第26-28页 |
第4章 微信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 第28-33页 |
4.1 微信应用教学流程图 | 第28-29页 |
4.2 教师课程资源准备 | 第29-31页 |
4.2.1 教材内容选取 | 第29-31页 |
4.2.2 其它课程资料收集 | 第31页 |
4.2.3 内容整合与教学设计 | 第31页 |
4.3 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 第31-32页 |
4.4 课堂授课 | 第32页 |
4.5 课后检测重点辅导教学评价 | 第32-33页 |
第5章 微信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实践分析 | 第33-52页 |
5.1 实践设计 | 第33-41页 |
5.1.1 实践目的 | 第33页 |
5.1.2 实践内容与设计思路 | 第33-38页 |
5.1.3 实践选取对象与前期准备 | 第38-41页 |
5.2 实践过程及结果 | 第41-48页 |
5.2.1 实践实施过程 | 第41-46页 |
5.2.2 实践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5.3 实践小结 | 第48-52页 |
5.3.1 微信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优势 | 第49页 |
5.3.2 微信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不足 | 第49-50页 |
5.3.3 微信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建议 | 第50-52页 |
第6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2页 |
6.2 后续研究与展望 | 第52-53页 |
6.2.1 后续研究 | 第52-53页 |
6.2.2 研究展望 | 第53页 |
6.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53-54页 |
6.3.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53页 |
6.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