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大陆与台湾历史教材“二次开发”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9-1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2页
        (一)历史教材的特点要求对历史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第9页
        (二)新课程理念要求对历史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第9-10页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要求对历史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第10页
        (四)台湾与大陆相同的历史背景使两者对历史教材的“二次开发”有可比性第10-11页
        (五)台湾教育改革措施影响台湾历史教学理念,可为大陆提供借鉴第11-12页
    二、核心概念界定第12-13页
        (一)教材与历史教材第12页
        (二)教材与教学内容第12-13页
        (三)教材“二次开发”第13页
    三、研究目的第13-14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一)研究思路第14页
        (二)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五、研究框架第15-16页
第一章 历史教材“二次开发”的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第16-32页
    一、文献综述第16-21页
        (一)国内相关研究第16-19页
        (二)台湾地区相关研究第19-20页
        (三)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20-21页
    二、历史教材“二次开发”的理论基础第21-26页
        (一)历史学和历史教学论第21-24页
        (二)相关学习理论第24-26页
    三、历史教材“二次开发”的原则、流程及评价标准第26-32页
        (一)教材“二次开发”的基本原则第26-28页
        (二)教材“二次开发”的流程第28-30页
        (三)教材“二次开发”的有效标准第30-32页
第二章 台湾X老师历史教材―二次开发‖个案分析第32-43页
    一、台湾X老师历史教材―二次开发‖的流程第32-36页
    二、X老师历史教材“二次开发”具体情况第36-39页
        (一)历史教材“二次开发”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第36页
        (二)历史教材“二次开发”依据教师、学生和课纲的需求第36页
        (三)历史教材“二次开发”的内容处理第36-38页
        (四)X老师对教材内容的创生,挖掘了教材的深层内涵第38页
        (五)X老师的历史教材“二次开发”是不断动态生成的过程第38-39页
    三、X老师进行历史教材“二次开发”的原因第39-42页
        (一)X老师重视历史教学对学生的个人意义第39-40页
        (二)课程标准的要求需要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第40页
        (三)因不同的教学方法的的启发第40页
        (四)为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对历史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第40-42页
    四、对X老师历史教材“二次开发”的评价第42-43页
第三章 大陆Y老师历史教材―二次开发‖个案分析第43-51页
    一、大陆Y老师历史教材“二次开发”的流程第43-45页
    二、X老师历史教材“二次开发”具体情况第45-48页
        (一)历史教材“二次开发”主体是教师第45页
        (二)历史教材“二次开发”依据教师、学生和课纲的需求第45页
        (三)历史教材“二次开发”的内容处理第45-47页
        (四)Y老师对教材内容的创生,挖掘了教材的深层内涵第47-48页
        (五)Y老师的历史教材“二次开发”是不断动态生成的过程第48页
    三、Y老师进行历史教材“二次开发”的原因第48-50页
        (一)Y老师实际教学中的需要第48-49页
        (二)课程标准的要求需要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第49页
        (三)为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对历史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第49-50页
    四、对Y老师历史教材“二次开发”的评价第50-51页
第四章 比较大陆和台湾教师的历史教材―二次开发‖活动第51-55页
    一、共性第51-52页
        (一)两者的教材“二次开发”都未能满足课程标准的要求第51页
        (二)两者的教材“二次开发”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深度学习的要求第51-52页
        (三)两者的教材“二次开发”过程都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第52页
    二、不同第52-54页
        (一)两者的教材“二次开发”在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方面着重点不同第52页
        (二)台湾X老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方面较大陆老师做得更好第52-53页
        (三)台湾X老师更注重发挥学生在教材“二次开发”中的主体作用第53-54页
    三、不同的原因第54-55页
第五章 建议第55-58页
    一、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加深理解第55页
    二、转变课程理念,形成良好的教材观第55-56页
    三、加强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深化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的理解第56页
    四、在历史课程标准中增列注脚,避免教师误解第56页
    五、鼓励教师以团队合作方式,协同进行教材“二次开发”第56-57页
    六、及时更新教学资源网站,拓展历史教材“二次开发”途径第57-58页
第六章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4-65页
附录第65-74页
    附录一:课堂实录第65-71页
    附录二:访谈提纲第71-72页
    附录三:调查问卷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资源的研究与使用
下一篇:试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反面人物形象--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