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译员与学生译员在英汉同声传译中停顿现象的实验报告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1.1 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1.1.1 同声传译中的停顿现象 | 第10-11页 |
1.1.2 停顿现象与认知负荷模型 | 第11页 |
1.1.3 停顿现象与交际翻译理论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实验描述 | 第14-18页 |
2.1 实验类型 | 第14页 |
2.2 实验目的 | 第14页 |
2.3 实际环境 | 第14页 |
2.4 实验对象 | 第14-15页 |
2.5 实验材料 | 第15-16页 |
2.6 实验方法及数据收集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实验过程及结果 | 第18-23页 |
3.1 实验过程 | 第18页 |
3.2 实验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结果 | 第18-22页 |
3.2.1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 第19页 |
3.2.2 关于实验对象的停顿类型的数据统计 | 第19-21页 |
3.2.3 职业译员与学生译员停顿现象对比分析 | 第21-22页 |
3.3 意外情况应急 | 第22-2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23-28页 |
4.1 交际停顿 | 第23-24页 |
4.1.1 意群停顿 | 第23-24页 |
4.1.2 修辞停顿 | 第24页 |
4.2 非流利停顿 | 第24-28页 |
4.2.1 沉默 | 第25页 |
4.2.2 有声犹豫 | 第25页 |
4.2.3 中断 | 第25-26页 |
4.2.4 重复 | 第26页 |
4.2.5 重组(回译、插入语更正) | 第26-27页 |
4.2.6 拖音 | 第27-28页 |
第五章 实验结论 | 第28-38页 |
5.1 停顿现象的原因 | 第28-33页 |
5.1.1 交际停顿的原因 | 第28-30页 |
5.1.2 非流利停顿的原因 | 第30-33页 |
5.2 对今后同声传译工作和练习的启示 | 第33-38页 |
5.2.1 避免非流利停顿的解决方法 | 第33-36页 |
5.2.2 适当地采取停顿策略 | 第36-38页 |
第六章 总结及不足 | 第38-40页 |
6.1 实验总结 | 第38页 |
6.2 实验的不足之处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110页 |
附录1:视频及转录文本 | 第42-48页 |
附录2:职业译员01音频及转录文本 | 第48-52页 |
附录3:职业译员02音频及转录文本 | 第52-56页 |
附录4:实验对象01音频及转录文本 | 第56-60页 |
附录5:实验对象02音频及转录文本 | 第60-63页 |
附录6:实验对象03音频及转录文本 | 第63-66页 |
附录7:实验对象04音频及转录文本 | 第66-69页 |
附录8:实验对象05音频及转录文本 | 第69-72页 |
附录9:实验对象06音频及转录文本 | 第72-75页 |
附录10:实验对象07音频及转录文本 | 第75-79页 |
附录11:实验对象08音频及转录文本 | 第79-83页 |
附录12:实验对象09音频及转录文本 | 第83-86页 |
附录13:实验对象10音频及转录文本 | 第86-89页 |
附录14:实验对象11音频及转录文本 | 第89-93页 |
附录15:实验对象12音频及转录文本 | 第93-97页 |
附录16 调查问卷 | 第97-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