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基于移动终端的微资源设计与开发--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第13-14页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4-15页
        1.3.1 研究目的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8页
        1.4.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8页
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微资源的需求分析第18-25页
    2.1 问卷的编制和施测第18-19页
        2.1.1 问卷的设计目的和思路第18页
        2.1.2 问卷的整体结构第18页
        2.1.3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第18-19页
    2.2 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第19-24页
    2.3 调查总结第24-25页
3 基于移动终端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微资源的设计第25-44页
    3.1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特点分析第25页
    3.2 基于移动终端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微资源设计理念第25-28页
        3.2.1 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思想第25-27页
        3.2.2 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第27-28页
        3.2.3 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基础第28页
    3.3 基于移动终端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微资源设计原则第28-31页
        3.3.1 注重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第28页
        3.3.2 注重学习内容的微型化和松散重组第28-29页
        3.3.3 注重资源呈现形式的多样性第29页
        3.3.4 注重媒体的微型性第29-30页
        3.3.5 注重学习者与学习资源友好交互第30-31页
    3.4 基于移动终端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微资源设计流程第31-37页
        3.4.1 前端分析第31-33页
        3.4.2 切割知识组块第33-35页
        3.4.3 资源设计第35-37页
    3.5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微资源案例设计——以“网络交往红绿灯”为例第37-44页
        3.5.1 教材内容分析第37-38页
        3.5.2 学习目标分析第38-39页
        3.5.3 切割知识组块第39页
        3.5.4 微学习内容设计第39-40页
        3.5.5 微学习活动设计第40-41页
        3.5.6 微媒体设计第41-44页
4 基于移动终端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微资源的开发第44-59页
    4.1 平台功能模块的构建第44-45页
    4.2 开发技术与开发环境的搭建第45-46页
        4.2.1 开发技术第45页
        4.2.2 开发环境的搭建第45-46页
    4.3 平台功能模块的实现第46-59页
        4.3.1 用户登录模块的实现第46-47页
        4.3.2 资源中心模块的实现第47-54页
        4.3.3 我的中心模块的实现第54-56页
        4.3.4 搜索模块的实现第56-57页
        4.3.5 设置模块的实现第57-59页
5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5.1 研究总结第59页
    5.2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59-60页
        5.2.1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59页
        5.2.2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59-60页
    5.3 研究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附录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机制的建立与进化--一项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个案研究
下一篇:串-并混联研抛机床的运动与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