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1.1 前言 | 第10页 |
1.2 储藏条件对稻谷品质的影响 | 第10-11页 |
1.2.1 水分对稻谷品质的影响 | 第10-11页 |
1.2.2 温度对稻谷品质的影响 | 第11页 |
1.3 稻谷储藏品质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3.1 脂肪酸值 | 第11-12页 |
1.3.2 糊化特性 | 第12-13页 |
1.3.3 表面颜色的变化 | 第13页 |
1.3.4 挥发性物质 | 第13-14页 |
1.4 挥发性物质的提取-检测分析方法 | 第14-21页 |
1.4.1 提取 | 第14-15页 |
1.4.2 检测与分析 | 第15-21页 |
第二章 不同储藏条件下稻谷品质指标变化规律研究 | 第21-53页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1页 |
2.1.3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21-22页 |
2.1.4 数据处理 | 第22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2-51页 |
2.2.1 不同储藏条件下稻谷脂肪酸值的变化规律 | 第22-26页 |
2.2.2 不同储藏条件下稻谷糊化特性的变化规律 | 第26-42页 |
2.2.3 不同储藏条件对稻谷表面颜色的变化规律 | 第42-50页 |
2.2.4 稻谷各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限于篇幅,只列出了稻谷在35℃,水分含量15.5%条件下的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三章 响应面法优化籼稻挥发性成分SPME萃取条件的研究 | 第53-66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5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53页 |
3.1.2 仪器与设备 | 第53页 |
3.1.3 试验方法 | 第53-54页 |
3.1.4 试验设计 | 第54-55页 |
3.1.5 数据处理 | 第55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55-64页 |
3.2.1 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55-58页 |
3.2.2 响应面法优化萃取条件 | 第58-61页 |
3.2.3 样品的检测 | 第61-6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基于电子鼻和HS-SPME-GC-MS检测并分析籼稻谷储藏期间挥发性物质的研究 | 第66-82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66-68页 |
4.1.1 材料 | 第66页 |
4.1.2 仪器与设备 | 第66-67页 |
4.1.3 试验方法 | 第67-68页 |
4.1.4 数据分析 | 第68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68-80页 |
4.2.1 电子鼻检测结果 | 第68-69页 |
4.2.2 GC-MS分析结果 | 第69-72页 |
4.2.3 籼稻谷样品储藏期间挥发性物质的主成分分析 | 第72-8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稻谷储藏期间挥发性物质与品质指标间的回归模型建立 | 第82-88页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82页 |
5.2 数据处理 | 第82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82-87页 |
5.3.1 醇、醛、酮类挥发性物质与品质指标间的回归分析(以醇类挥发性物质为例) | 第83-86页 |
5.3.2 稻谷表面颜色和脂肪酸值与醇、醛、酮类挥发性物质的回归分析 | 第86-8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88-90页 |
6.1 稻谷储藏期间品质指标的变化 | 第88-89页 |
6.2 稻谷挥发性物质SPME条件的优化 | 第89页 |
6.3 电子鼻和GC-MS结合对稻谷储藏期间挥发性物质的检测与分析 | 第89页 |
6.4 稻谷挥发性物质与品质指标间的回归模型建立 | 第89-90页 |
创新点及展望 | 第90-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