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外汉语新词新语教学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9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的综述及不足 | 第10-13页 |
一、80 年代的新词语研究 | 第10页 |
二、90 年代的新词语研究 | 第10-11页 |
三、新世纪以来的新词语研究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汉语新词语综述 | 第13-23页 |
第一节 新词语的界定 | 第13-14页 |
一、专家学者的现有观点 | 第13页 |
二、本文的看法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新词语产生的动因及途径 | 第14-19页 |
一、新词语产生的动因 | 第14-16页 |
二、新词语产生的途径 | 第16-19页 |
第三节 新词语的特点 | 第19-23页 |
一、在音节方面 | 第19-20页 |
二、在结构方面 | 第20-22页 |
三、在意义方面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新词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3-26页 |
第一节 新词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新词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 第24-26页 |
一、可以及时了解当今中国社会 | 第24页 |
二、可以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24页 |
三、可以扩大留学生的词汇量 | 第24-25页 |
四、可以展示和强化汉语词汇系统的规律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26-32页 |
第一节《大纲》的限制 | 第26-27页 |
第二节 课程规范的限制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报刊课教材吸收新词语现状分析 | 第28-30页 |
一、基础 | 第29页 |
二、中级 | 第29页 |
三、高级 | 第29-30页 |
第四节 课堂教学的限制 | 第30-31页 |
第五节 课时的限制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策略 | 第32-43页 |
第一节 定期修订大纲 | 第32页 |
第二节 制定教学大纲 | 第32-35页 |
一、新词语教学中的新词语规范 | 第32-33页 |
二、教学内容 | 第33-34页 |
三、教学原则 | 第34-35页 |
第三节 课堂教学及教学方法 | 第35-39页 |
一、课堂教学 | 第35-36页 |
二、教学方法 | 第36-39页 |
第四节 编写教材 | 第39-43页 |
一、编写原则 | 第40页 |
二、词汇编写的“现代化” | 第40-41页 |
三、具体设想 | 第41-43页 |
余论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