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明清时期来华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中的汉字教学研究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研究缘起第10-11页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11-13页
   ·语料来源第13-16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6-26页
   ·明清时期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研究概况综述第16-22页
   ·明清时期来华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综述第22-26页
第三章 明清时期来华西方人对汉字的认识第26-66页
   ·十六至十七世纪来华西方人对汉字的认识第27-44页
     ·利玛窦及其《西国记法》第27-32页
     ·曾德昭及其《大中国志》第32-34页
     ·基歇尔及其《中国图说》第34-39页
     ·十六至十七世纪来华西方人对汉字的认识评析第39-44页
   ·十八世纪来华西方人对汉字的认识第44-58页
     ·白晋及其索隐学思想第44-46页
     ·马若瑟及其索隐学思想第46-52页
     ·十八世纪来华西方人对汉字的认识评析第52-58页
   ·十九世纪来华西方人对汉字的认识第58-66页
     ·卫三畏及其《中国总论》第58-62页
     ·十九世纪来华西方人对汉字的认识评析第62-66页
第四章 明清时期汉字教学在来华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中的体现与发展第66-96页
   ·初期汉字教学在教材中的体现与发展(十七至十八世纪)第66-72页
     ·万济国《华语官话语法》第66-69页
     ·马若瑟《汉语札记》第69-72页
   ·过渡期汉字教学在教材中的体现与发展(十九世纪初期)第72-76页
     ·马礼逊《通用汉言之法》第72-76页
   ·成熟期汉字教学在教材中的体现与发展(十九世纪中期)第76-94页
     ·卫三畏《拾级大成》第76-87页
     ·威妥玛《语言自迩集》第87-94页
   ·明清时期汉字教学在来华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中的发展脉络第94-96页
第五章 明清时期来华西方人汉字观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字教学与教材编写的启示第96-100页
   ·明清时期来华西方人汉字观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字教学的启示第96页
   ·明清时期来华西方人汉字观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材编写的启示第96-100页
结语第100-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8页
后记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来西亚槟城闽南虚话词借词“Pun”的意义及其来源分析
下一篇:德语情态小品词在中国德语课堂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