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背景下网络视频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为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 一、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 (一)相关概念辨析 | 第10-12页 |
| (二)网络视频课程研究的现状 | 第12-14页 |
| (三)网络视频课程的现存问题 | 第14-15页 |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15页 |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 四、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MOOC背景下网络视频课程的设计 | 第18-30页 |
| 一、MOOC背景下网络视频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页 |
| (二)视觉感知理论 | 第18-20页 |
| (三)美学设计理论 | 第20页 |
| (四)微型学习理论 | 第20-21页 |
| (五)影视创作理论 | 第21页 |
| 二、网络视频课程设计的原则 | 第21-23页 |
|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 | 第21-22页 |
| (二)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原则 | 第22页 |
| (三)教学内容的微单元化设计原则 | 第22页 |
| (四)视频表达形式多样化原则 | 第22-23页 |
| (五)交互性原则 | 第23页 |
| 三、网络视频课程的教学设计 | 第23-27页 |
| (一)课程前期分析 | 第24-25页 |
| (二)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设计 | 第25-26页 |
| (三)视频表达的交互设计 | 第26-27页 |
| (四)教学过程的实施设计 | 第27页 |
| (五)分析与评价 | 第27页 |
| 四、网络视频课程的文字稿本设计 | 第27-30页 |
| (一)文字稿本设计的原则 | 第27-28页 |
| (二)文字稿本的格式 | 第28-29页 |
| (三)编写文字稿本 | 第29页 |
| (四)编写分镜头稿本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MOOC背景下网络视频课程的开发 | 第30-40页 |
| 一、网络视频课程开发的一般流程 | 第30页 |
| 二、网络视频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 | 第30-33页 |
| (一)摄制环境的布置 | 第30-32页 |
| (二)媒体信息的专业设计 | 第32页 |
| (三)主讲教师的造型设计 | 第32-33页 |
| (四)其他相关准备 | 第33页 |
| 三、网络视频课程开发的录制过程 | 第33-36页 |
| (一)搭建网络视频课程录制平台 | 第33-35页 |
| (二)网络视频课程的拍摄实施 | 第35页 |
| (三)注意要点与关键技术 | 第35-36页 |
| 四、网络视频课程开发的后期编辑 | 第36-40页 |
| (一)配置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软件环境 | 第36-37页 |
| (二)视频课程的编辑与包装 | 第37-38页 |
| (三)注意要点与关键技术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MOOC背景下网络视频课程开发的应用案例 | 第40-49页 |
| 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分析 | 第40-41页 |
| 二、《图像基本原理》的教学设计 | 第41-43页 |
| (一)课程分析 | 第41-42页 |
| (二)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 | 第42-43页 |
| (三)教学过程的实施设计 | 第43页 |
| (四)教学过程反思 | 第43页 |
| 三、《图像基本原理》的稿本设计 | 第43页 |
| 四、《图像基本原理》的拍摄与制作 | 第43-49页 |
| (一)拍摄前期准备 | 第43-45页 |
| (二)实施课程录制 | 第45-47页 |
| (三)视频课程的后期编辑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研究工作的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 一、研究工作的总结 | 第49页 |
| 二、研究工作的不足与展望 | 第49-51页 |
| (一)研究工作的不足 | 第49-50页 |
| (二)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50-51页 |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附录 | 第54-64页 |
| 附录一:教学设计 | 第54-57页 |
| 附录二:文字稿本 | 第57-60页 |
| 附录三:分镜头稿本 | 第60-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