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35页 |
·在线学习相关文献述评 | 第17-24页 |
·在线学习和付费在线学习 | 第17-19页 |
·在线学习服务的分类 | 第19-21页 |
·在线学习相关文献回顾 | 第21-24页 |
·信息技术采纳文献述评 | 第24-27页 |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 | 第24-25页 |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研究 | 第25-26页 |
·以感知价值理论为基础的研究 | 第26-27页 |
·感知价值理论相关研究 | 第27-33页 |
·感知价值的含义 | 第27-28页 |
·感知价值的维度研究 | 第28-31页 |
·消费者感知价值与消费购买意愿 | 第31-33页 |
·文献评述 | 第33-35页 |
3.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第35-45页 |
·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35-37页 |
·基于感知价值的采纳模型 | 第35-36页 |
·理性行为理论 | 第36-37页 |
·创新扩散理论 | 第37页 |
·理论模型构建 | 第37-38页 |
·研究假设 | 第38-45页 |
·感知价值与采纳意愿之间的关系假设 | 第38-39页 |
·信息技术领域中个人创新意识与采纳意愿之间的关系假设 | 第39-40页 |
·社会影响与采纳意愿之间的关系假设 | 第40-41页 |
·感知利得与感知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 | 第41-43页 |
·感知利失与感知价值之间的关系假设 | 第43-45页 |
4. 研究设计 | 第45-51页 |
·研究变量的测量 | 第45-49页 |
·感知有用性 | 第45-46页 |
·感知娱乐性 | 第46页 |
·感知费用 | 第46-47页 |
·感知风险 | 第47页 |
·感知价值 | 第47-48页 |
·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个人创新意识 | 第48页 |
·社会影响 | 第48-49页 |
·采纳意愿 | 第49页 |
·调查目的及问卷设计 | 第49-50页 |
·样本选取 | 第50-51页 |
5. 数据分析过程与结果 | 第51-75页 |
·预调查分析 | 第51-54页 |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1-53页 |
·预调查的信度分析 | 第53-54页 |
·正式调查 | 第54-71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4-55页 |
·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55-61页 |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61-64页 |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第64-71页 |
·讨论 | 第71-73页 |
·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讨论 | 第71-73页 |
·感知价值的影响因素讨论 | 第73页 |
·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 | 第73页 |
·管理启示 | 第73-7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5-78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76页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附录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