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CF-CY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图表目录 | 第9-10页 |
一、绪论 | 第10-1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4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一) 我国IEP的不足 | 第14-16页 |
1. 评估过于简单且不全面 | 第14-15页 |
2. IEP目标制定随意且缺乏整体关照 | 第15页 |
3. IEP实施过程中表现“无能” | 第15-16页 |
(二) ICF-CY的简介与特征 | 第16-19页 |
1. ICF-CY结构体系 | 第16-17页 |
2. ICF-CY应用步骤 | 第17-18页 |
3. ICF-CY的特征 | 第18-19页 |
(三) ICF-CY的理论研究 | 第19-21页 |
1. ICF-CY的伦理基础 | 第19页 |
2. ICF-CY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 第19-21页 |
(四) ICF-CY的应用研究 | 第21-25页 |
1. ICF-CY应用范围 | 第21页 |
2. ICF-CY应用方式 | 第21-22页 |
3. ICF-CY应用的优势与困惑 | 第22页 |
4. ICF-CY应用于IEP | 第22-25页 |
三、研究设计 | 第25-31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25-28页 |
1. 思路与步骤 | 第25-26页 |
2. 方法 | 第26-28页 |
(二) 研究对象选择 | 第28-29页 |
(四) 研究工具 | 第29-31页 |
1. ICF-CY功能检核表 | 第29页 |
2. 《中国儿童发展量表》 | 第29-30页 |
3. WPPSI-Ⅲ | 第30-31页 |
四、前期资料收集 | 第31-38页 |
(一) 资料收集过程 | 第31页 |
(二) 资料编码 | 第31页 |
(三) 研究对象信息初步分析 | 第31-38页 |
1. 研究现场一:A校 | 第31-34页 |
2. 研究现场二:B园 | 第34-38页 |
五、基于德尔菲法的ICF-CY代码选择 | 第38-42页 |
(一) DeIphi进行流程 | 第38-40页 |
(二) ICF-CY代码筛选结果 | 第40-42页 |
六、基于ICF-CY的IEP制定与实施 | 第42-53页 |
(一) ICF-CY功能评估 | 第42-45页 |
1. 应用检核表对儿童功能评估 | 第42-44页 |
2. 应用ICF-CY环境代码对环境进行评估 | 第44-45页 |
(二) 基于ICF-CY的IEP制定 | 第45-48页 |
1. A校基于ICF-CY的IEP制定 | 第46-47页 |
2. B园基于ICF-CY的IEP制定 | 第47-48页 |
(三) 基于ICF-CY的IEP执行 | 第48-53页 |
1. IEP执行:教育介入 | 第49-51页 |
2. IEP执行:环境改善 | 第51-53页 |
七、基于ICF-CY的IEP实施效果分析 | 第53-66页 |
(一) 评分者一致性分析 | 第53-54页 |
(二) 效果分析与讨论 | 第54-66页 |
1. 欢欢的ICF-CY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4-57页 |
2. 驿驿的ICF-CY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7-59页 |
3. 悦悦的功能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59-66页 |
八、讨论与结论 | 第66-77页 |
(一) ICF-CY对儿童功能发展的作用 | 第66-67页 |
(二) ICF-CY应用于IEP的路径 | 第67-68页 |
(三) ICF-CY有效应用于IEP的原因分析 | 第68-74页 |
1. “积极的环境支持”对IEP实施的积极影响 | 第68-70页 |
2. ICF-CY能有效避免标签效应 | 第70-71页 |
3. ICF-CY弥补其他量表与评估的情境性 | 第71-72页 |
4. ICF-CY促进动态性与IEP执行的灵活性 | 第72-74页 |
(四) ICF-CY应用中的不足 | 第74-77页 |
1. ICF-CY使用中具有主观性 | 第74-75页 |
2. ICF-CY应用推广困难 | 第75-76页 |
3. ICF-CY功能不适于直接写入IEP | 第76-77页 |
九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7-78页 |
(一) 研究不足 | 第77页 |
(二) 研究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5页 |
附录 | 第8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