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4页 |
目录 | 第14-17页 |
简称和缩略语 | 第17-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26页 |
§1.0 引言 | 第19-20页 |
§1.1 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1.2 本文的参考理论、研究方法和工作难度 | 第21-24页 |
§1.3 本文的结构和安排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约翰逊及其《英语词典》研究综述 | 第26-37页 |
§2.0 概述 | 第26页 |
§2.1 约翰逊和《英语词典》的研究综述 | 第26-35页 |
§2.1.1 有关约翰逊的传记类作品 | 第26-29页 |
§2.1.2 约翰逊《英语词典》的再版和改编本 | 第29-30页 |
§2.1.3 约翰逊《英语词典》的研究综述 | 第30-35页 |
§2.1.3.1 词典史的研究 | 第30-31页 |
§2.1.3.2 对词典的总体评述 | 第31-33页 |
§2.1.3.3 对词典的释义的研究 | 第33页 |
§2.1.3.4 对词典的例证的研究 | 第33-34页 |
§2.1.3.5 对词典的原词典学的研究 | 第34页 |
§2.1.3.6 对词典的改编和修订思想的研究 | 第34-35页 |
§2.2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和必要 | 第35-36页 |
§2.3 本章小节 | 第36-37页 |
第三章 《英语词典》的特色分析 | 第37-111页 |
§3.0 概说 | 第37-39页 |
§3.1 《英语词典》的收词特色 | 第39-61页 |
§3.1.0 收词与词目 | 第39-41页 |
§3.1.1 词目的来源和组成 | 第41-43页 |
§3.1.2 词目的遗漏 | 第43-46页 |
§3.1.3 词目的衍生 | 第46-48页 |
§3.1.4 粗俗词汇的收录和处理 | 第48-54页 |
§3.1.4.1 前人的处理方法 | 第49页 |
§3.1.4.2 约翰逊的处理方法 | 第49-52页 |
§3.1.4.3 后人的处理方法 | 第52-54页 |
§3.1.5 词目的呈现方式 | 第54-61页 |
§3.1.5.1 复合词和派生词 | 第54-55页 |
§3.1.5.2 构词成分 | 第55-56页 |
§3.1.5.3 拼写、读音和韵律 | 第56-60页 |
§3.1.5.4 外来词语 | 第60-61页 |
§3.2 《英语词典》的释义特色 | 第61-99页 |
§3.2.0 语义概说 | 第61-63页 |
§3.2.1 释义原则和基本形式 | 第63-67页 |
§3.2.2 常用词的处理 | 第67-72页 |
§3.2.2.1 虚动词动词短语 | 第71-72页 |
§3.2.2.2 习语 | 第72页 |
§3.2.3 义项的排列 | 第72-73页 |
§3.2.4 言语释义和个人风格 | 第73-83页 |
§3.2.4.0 言语和约翰逊的文风 | 第73-74页 |
§3.2.4.1 难词与难词释义 | 第74-77页 |
§3.2.4.2 主观释义与个人评判 | 第77-83页 |
§3.2.5 释义错误 | 第83页 |
§3.2.6 释义缺失 | 第83-85页 |
§3.2.7 其他释义问题 | 第85-87页 |
§3.2.8 释义的历史性 | 第87-89页 |
§3.2.9 词源中的语义信息 | 第89-90页 |
§3.2.10 释义中的语用信息 | 第90-93页 |
§3.2.11 编者按语中的语用信息 | 第93-99页 |
§3.2.11.1 语言道德家 | 第93-95页 |
§3.2.11.2 语用标签和评述词汇 | 第95-97页 |
§3.2.11.3 评判权威 | 第97-99页 |
§3.3 《英语词典》的例证特色 | 第99-109页 |
§3.3.0 例证的收录 | 第99-100页 |
§3.3.1 例证的来源和权威性 | 第100-102页 |
§3.3.2 例证的功用 | 第102-103页 |
§3.3.3 例证的编排和其他问题 | 第103-107页 |
§3.3.3.1 例证的顺序 | 第103-104页 |
§3.3.3.2 例证的压缩和修改 | 第104-106页 |
§3.3.3.3 例证的重复使用 | 第106-107页 |
§3.3.4 例证对语法的示范作用 | 第107-10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四章 约翰逊词典编纂思想的系统考察 | 第111-148页 |
§4.1 约翰逊的语言观和词典观 | 第111-123页 |
§4.1.0 约翰逊的语言观 | 第111-113页 |
§4.1.1 约翰逊的词典观 | 第113-120页 |
§4.1.1.1 词典编辑工作 | 第113-115页 |
§4.1.1.2 词典的功用 | 第115-118页 |
§4.1.1.3 词典的修订与批评思想 | 第118-120页 |
§4.1.2 有关词目 | 第120页 |
§4.1.3 有关释义 | 第120-121页 |
§4.1.4 有关例证 | 第121-122页 |
§4.1.5 有关词源 | 第122页 |
§4.1.6 有关用法 | 第122-123页 |
§4.2 词典的文化观 | 第123-146页 |
§4.2.1 《英语词典》与知识和教育 | 第124-127页 |
§4.2.2 《英语词典》与宗教和道德 | 第127-133页 |
§4.2.3 《英语词典》与国家和民族 | 第133-135页 |
§4.2.4 《英语词典》与语言和文学 | 第135-140页 |
§4.2.5 《英语词典》的社会学意义 | 第140-146页 |
§4.2.5.1 《英语词典》的自传性特征 | 第141-144页 |
§4.2.5.2 《英语词典》与舆论传播 | 第144-1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146-148页 |
第五章 约翰逊词典编纂思想的现代启示 | 第148-153页 |
§5.0 概说 | 第148页 |
§5.1 编者主体性与用户视角 | 第148-149页 |
§5.2 语言系统与词典文本的实现 | 第149-150页 |
§5.3 词典功能的文化取向 | 第150-1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52-15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53-160页 |
§6.0 概说 | 第153页 |
§6.1 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其局限 | 第153-158页 |
§6.1.1 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54-156页 |
§6.1.1.1 《英语词典》的成就与不足 | 第154-155页 |
§6.1.1.2 《英语词典》编纂的经验与教训 | 第155页 |
§6.1.1.3 《英语词典》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 第155-156页 |
§6.1.1.4 从《英语词典》看词典编纂工作对编者的要求 | 第156页 |
§6.1.2 本项研究的局限和有待深入的方面 | 第156-158页 |
§6.2 将来的研究展望 | 第158-159页 |
§6.3 结语 | 第159-160页 |
附录一 几部重要词典页面 | 第160-165页 |
附录二 约翰逊部分称号一览表 | 第165-168页 |
附录三 约翰逊研究大事年表 | 第168-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178-196页 |
索引 | 第196-2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