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语文教学论文--教学法论文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动词“非限定小句”词汇语法特征研究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2页
缩略词一览第12-14页
图表一览第14-17页
目录第17-20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30页
 本章概要第20页
   ·研究背景第20-23页
     ·语料库语言学的历史和现状第20-21页
     ·我国英语语料库的建设第21-22页
     ·我国基于语料库的研究第22-23页
     ·学习者语言特征及其解释维度第23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3-27页
     ·研究目的第24-25页
     ·研究意义第25-27页
       ·理论意义第25-26页
       ·现实意义第26-27页
   ·论文结构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30-73页
 本章概要第30页
   ·术语界定及研究现状第30-42页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范式第30-34页
     ·中介语对比分析第34-37页
     ·中国英语学习者第37-38页
     ·动词非限定小句第38-40页
     ·词汇语法特征第40-42页
   ·词汇和语法的整体性第42-56页
     ·Firth 的语境论第42-44页
     ·Sinclair 的词汇语法理论第44-48页
     ·Hunston 和 Francis 的型式语法理论第48-51页
     ·Hoey 的词汇触发理论第51-53页
     ·认知语法相关理论第53-56页
   ·中介语特征的解释框架第56-69页
     ·外部因素第57-63页
       ·主题语境第57-59页
       ·L1 迁移第59-60页
       ·L2 输入第60-62页
       ·语言产出环境第62-63页
     ·内部因素第63-69页
       ·L2 水平第63-65页
       ·学习者特征第65-66页
       ·语域语体意识第66-68页
       ·石化现象第68-69页
   ·研究框架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三章 研究问题和研究设计第73-104页
 本章概要第73页
   ·研究问题第73-74页
   ·研究设计及方法第74-90页
     ·研究设计第74-75页
     ·语料信息第75-77页
     ·语料加工及检索第77-90页
       ·语料的词性附码第77-78页
       ·词性符码语料的检索第78-80页
       ·高频动词的确定第80-81页
       ·高频动词“非限定小句”抽取第81-83页
       ·“非限定小句”标注体例第83-84页
       ·“非限定小句”标注的信度第84-87页
       ·语法符码语料的检索第87-90页
   ·数据分析第90-102页
     ·全体动词用法分析第90-94页
     ·高频动词非限定用法分析第94-102页
       ·“ing 小句”非限定用法第95-97页
       ·“ed 小句”非限定用法第97-100页
       ·“不定式小句”非限定用法第100-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四章 研究发现与讨论第104-177页
 本章概要第104页
   ·全体动词的词汇语法特征第104-105页
   ·高频动词的非限定用法词汇语法特征第105-157页
     ·中国英语学习者“ing 小句”的使用特征第105-123页
       ·与母语者比较第105-114页
       ·学习者之间比较第114-123页
     ·中国英语学习者“ed 小句”的使用特征第123-128页
       ·“made 小句”的类联接和语义韵特征第123-126页
       ·“ed 小句”语误特征第126-128页
     ·中国英语学习者“不定式小句”的使用特征第128-157页
       ·与母语者比较第128-146页
       ·学习者之间比较第146-157页
   ·中介语产出原因第157-175页
     ·外部原因第157-167页
       ·主题语境因素第157-161页
       ·L1 迁移因素第161-163页
       ·L2 输入因素第163-165页
       ·L2 产出环境因素第165-167页
     ·内部原因第167-175页
       ·L2 水平因素第167-170页
       ·学习者特征因素第170-171页
       ·语域语体意识因素第171-173页
       ·石化现象因素第173-175页
   ·本章小结第175-177页
第五章 结语第177-190页
 本章概要第177页
   ·研究总结第177-181页
   ·研究启示第181-187页
     ·理论启示第181-182页
     ·方法论启示第182-183页
     ·应用启示第183-187页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第184-185页
       ·对教学材料设计的启示第185-186页
       ·对语言测试的启示第186-187页
   ·本研究的局限性第187-188页
   ·后续研究方向第188-189页
   ·本章小结第189-190页
参考文献第190-208页
附录第208-230页
 附录1:“当前文件夹的文件随机删除器”软件源代码第208-209页
 附录2:LOCNESS 语料库语料描述第209-213页
 附录3:CLAWS 符码集第213-217页
 附录4:TREETAGGER符码集第217-219页
 附录5:BHING 小句“前有逻辑主语”(LSB)时的检索项第219-220页
 附录6:BHING 小句的“语义虚化用法”(DE)检索项第220-222页
 附录7:LEARN 小句作状语(AD)时的检索项第222-223页
 附录8:母语者与中国学习者 MAKE小句作状语时 1R-4R 的搭配词第223-225页
 附录9:高频动词不定式小句“前有疑问词”(WI)时的检索项第225-227页
 附录10:中学生和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 BH 小句作“状语”(AD)时的检索项第227-228页
 附录11:母语者和学习者 TLM 小句作“后置名词短语构件”(PNPA)时的检索项第228-230页

论文共2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目的论视角下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外宣翻译研究
下一篇:英汉人体词一词多义认知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