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一、提出问题 | 第8页 |
| 二、研究目的、意义 | 第8-9页 |
| (一)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9-12页 |
| (一) 特殊教育 | 第9-10页 |
| (二) 特殊教育教师 | 第10-11页 |
| (三) 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 | 第11-12页 |
| 四、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 (一)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二)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 五、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美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发展历程 | 第18-22页 |
| 一、先声萌芽阶段(1607年—1783年) | 第18-19页 |
| 二、起步成长阶段(1783年—1945年) | 第19-20页 |
| 三、发展完善阶段(1945年—至今)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美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现状 | 第22-38页 |
| 一、培养标准与要求 | 第22-24页 |
| (一) 美国特殊教育教师的伦理道德准则 | 第23-24页 |
| (二) 美国特殊教育教师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要求 | 第24页 |
| 二、课程设置 | 第24-31页 |
| (一) 本科层次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课程 | 第24-27页 |
| (二) 硕士研究生层次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课程 | 第27-29页 |
| (三) 博士研究生层次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课程 | 第29-31页 |
| 三、教育实习 | 第31-36页 |
| (一) 目标与要求 | 第31-33页 |
| (二) 时间及安排 | 第33-34页 |
| (三) 形式与内容 | 第34页 |
| (四) 组织与管理 | 第34-36页 |
| 四、评价内容与形式 | 第36-38页 |
| (一) 日常行为总结评价 | 第36页 |
| (二) 实践课程的评价 | 第36页 |
| (三) 论文类评价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美国的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 第38-42页 |
| 一、美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特点 | 第38-39页 |
| (一) 美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标准化 | 第38页 |
| (二) 美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专业化 | 第38-39页 |
| (三) 美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教育实习制度化 | 第39页 |
| 二、美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发展趋势 | 第39-42页 |
| (一) 扩大特殊教育专业招生范围,增加未来教师数量 | 第40页 |
| (二) 加强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辅助技术素养,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 | 第40-41页 |
| (三) 全纳型教师将成为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主要目标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美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 第42-46页 |
| 一、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2-44页 |
| (一) 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现状 | 第42-43页 |
| (二) 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3-44页 |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启示 | 第44-46页 |
| (一) 完善培养目标,制定操作性标准 | 第44页 |
| (二) 优化课程结构,增加实用性课程 | 第44-45页 |
| (三) 改进教育实习,提高实践性效果 | 第45-46页 |
| 结语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附录 | 第51-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