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 1 心理理论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 ·心理理论的界定 | 第12页 |
| ·心理理论的理论模型 | 第12-13页 |
| ·心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2 儿童心理理论、亲社会行为、同伴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 ·儿童友谊质量的相关研究 | 第16页 |
| ·儿童心理理论、亲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 ·留守儿童心理理论、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 第二部分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总体设计 | 第18-21页 |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8-20页 |
| ·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 ·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 | 第19页 |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 2 研究总体设计 | 第20-21页 |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 第21-37页 |
| 研究一 留守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特点研究 | 第21-32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 2 研究假设 | 第21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被试 | 第21-22页 |
| ·研究工具 | 第22页 |
| ·数据处理 | 第22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2-31页 |
| ·留守儿童心理理论水平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22-23页 |
| ·留守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差异性检验 | 第23-31页 |
| 5 小结 | 第31-32页 |
| 研究二 留守儿童心理理论、亲社会行为与友谊质量的相关研究 | 第32-37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32页 |
| 2 研究假设 | 第32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 ·被试 | 第32-33页 |
| ·研究工具 | 第33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 ·留守儿童心理理论与友谊质量相关分析 | 第33-35页 |
| ·留守儿童心理理论与亲社会行为相关分析 | 第35-36页 |
| 5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 第37-39页 |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附录 | 第45-51页 |
| FQQ(友谊质量问卷)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