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吊白块 | 第10-16页 |
| ·吊白块简介 | 第10-11页 |
| ·食品中非法添加吊白块的危害 | 第11-15页 |
| ·吊白块检测方法 | 第15-16页 |
| ·豆制品及吊白块现状 | 第16-17页 |
| ·豆制品简介 | 第16-17页 |
| ·豆制品吊白块污染现状 | 第17页 |
| ·豆制品吊白块控制策略 | 第17-19页 |
| ·从豆制品生产源头 | 第17页 |
| ·豆制品市场产业化、品牌发展 | 第17页 |
| ·建立吊白块国家标准检测方法 | 第17-18页 |
| ·明确政府职责 | 第18页 |
| ·法律法规 | 第18-19页 |
| ·立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立题意义 | 第19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 第2章 恒温条件下吊白块提取方法的研究 | 第21-31页 |
| ·材料 | 第21-22页 |
| ·样品 | 第21页 |
| ·试验所用主要试剂药品 | 第21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1-22页 |
| ·方法 | 第22-25页 |
| ·原理 | 第22页 |
| ·溶液及试剂的配置 | 第22-23页 |
| ·恒温水浴条件的优化 | 第23-24页 |
|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显色测定 | 第24页 |
| ·吊白块及回收率计算 | 第24-2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9页 |
| ·恒温水浴条件的优化 | 第25-28页 |
|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 第28-29页 |
| ·小结 | 第29-31页 |
| 第3章 两种样品前处理方法检测豆制品中吊白块结果的比较 | 第31-37页 |
| ·材料 | 第31-32页 |
| ·样品 | 第31页 |
| ·试验所用主要试剂药品 | 第31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1-32页 |
|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 ·原理 | 第32页 |
| ·溶液及试剂的配置 | 第32页 |
| ·样品前处理 | 第32-33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3页 |
| ·显色测定及吊白块计算 | 第3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5页 |
| ·回收率、精密度的比较 | 第33-34页 |
| ·检出限的比较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37页 |
| 第4章 洛阳市售豆制品吊白块含量的检测 | 第37-44页 |
| ·材料 | 第37页 |
| ·主要试剂 | 第37页 |
| ·试验仪器 | 第37页 |
| ·试验方法 | 第37-40页 |
| ·样品采集 | 第37-38页 |
| ·吊白块检测 | 第38-39页 |
| ·吊白块判断 | 第39-40页 |
| ·吊白块豆制品的感官检验 | 第4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 ·不同种类豆制品吊白块添加情况 | 第40页 |
| ·不同销售地点豆制品的吊白块添加情况 | 第40-41页 |
| ·不同包装类型豆制品吊白块添加情况 | 第41页 |
| ·吊白块豆制品的感官特点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4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0页 |